现代物流在军事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0-08-20 17:00:05

1、引言

装备保障,是军队为使所编配的武器装备顺利遂行各种任务而采取的各项保证性措施与进行的相应组织指挥活动的统称。伴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军事革命的不断兴起,现代物流以其先进的理念在军事领域蓬勃发展。面对改革与发展中的装备保障,我们必须促进现代物流理论在装备保障在的应用。

2、引入现代物流先进理念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有很大的区别,其不同之处如下表所示:

装备物资的采集、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直至部队使用消耗,需要科学地加以管理和控制,改善运输、储存条件,以获取良好的军事经济效益。尤其而对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挑战,组织物资供应更出现了许多新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现代物流的巨大作用,树立现代物流的先进理念,应用现代物流理论与技术,加速军事物流的现代化建设。

3、装备保障与现代物流的有效结合

现代物流在装备保障领域的应用,将有力改变装备保障现状,从根本上保障装备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实现装备保障信息化。

3.1装备保障一体化供应链管理

我军物资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改革佛山到克拉玛依物流为动力、以改革促发展,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路子,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在物资管理改革的实践中,必须坚持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根据我军特点和我国市场情况,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稳步推进,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军特色的军队物资流通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军队物资物流一体化供应链管理。

面对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军队物资的采购、储存、运输直至供应部队消耗,需要科学的管理和控制,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军事、经济效益。我军实施装备物流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提高效率,注重效益

效益是指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例。军队物资流通管理的效益包括两方面,一是经济效益,二是军事效益。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就是指在保证军事效益珠海到台州物流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军事物流的核心和本质便是整合和优化,实现运输、储存、配送等环节的整体最优,做到总体保障能力最大,成本最低。高技术条件下作战,财力、物力损耗惊人,要用有限的经费和物资保障战争的胜利,必须从物流理论出发,运用系统的观点对装备进行保障。

2.平战结合,着眼战时

平战结合,着眼战时是指军队物资保障要把平、战时物资保障有机结合起来,使战时物资保障建立在平时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随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突发性的增强,军队物资部门必须树立战备的观念,在保障平时物资保障的同时,还要加强战备建设,提高战时物资保障供应能力。

3.加强高技术的物流应用

物流技术是保证物流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也是反映物流水平的重要标志。现在物流技术己经发展成为门类众多的技术集群,如物流运输技术、物流信息技术、仓储技术、包装技术等。加强这些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将极大的提高我军的物流应用。

3.2促进装备保障技术改造,实现装备保障信息化。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为核心,以人为主导,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物资筹措速度、配送可靠性、降低成本为目的,支持物流管理决策、运营控制和业务作业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随着军事网络的不断完善,军事装备保障完全有能力引入和开发军事物流信息系统,实现装备保障信息化。伊拉克战争中,装备保障信息化体现得更加突出。美后勤系统依托“全球作战保障系统”,精细而准确地筹划和运用各种后勤保障力量,对“装备流”实施全程跟踪,并实时指挥和控制其接收、分发和调换;该系统能够为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的军事行动和各类人员提供装备信息,可以直接申请所需物资,从而实现了实时、实地、适量的精确保障。其二是装备诊断与预测自动化,士兵们可按照电子技术手册使用智能“工具箱”,对手中武器装备进行自行检测、诊断和必要的维护修理。三是单兵远程支援保障数字化,作战中,士兵自己难以诊断或修复的故障装备,可借助数字化通信网向远在千里之外的专家请教,从而大大提高了装备的战场修复率。

4、军事物流的发展前景

4.1建立起全资产可见性系统,实现装备保障全程可视化

所谓的“全物资可视系统”,就是及时、准确地向部队提供人员、装备和补给品的位置、运输、状况及类别等信息。使用自动识别装置,自动采集装运装备信息,实现装备物资运输的实时可视;使用安装有移动跟踪系统的装备保障车辆,实现战场补给的实时监控。

简单地说,全物资可视系统就是一种自动化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无论是士兵、装备保障人员还是指挥人员,都可以实时掌握装备保障供应线中物资和装备的位置、状况和数量。依靠物流信息系统,一方面各级装备保障能够及时了解和准确预测作战指挥官的位置及其装备保障需求,及时预测补给机构和其他保障设施的配置位置;另一方面,装备保障指挥人员能够适应战场变化,随时修订物资保障方案,确保物资保障在时间、地点和数量上的精确。另外,通过虚拟物流网,装备保障人员有机会、有能力去融合全域资源、优化筹措供应机制、控制引导物流过程,实现保障能力的提高和保障模式的变革。这一措施代表了军事物流可视化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军物流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之一。

4.2以完善的网络系统为支撑,实现战场装备保障信息的互联互通

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推动下,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物资保障方式将发生巨大变革,它不再是单纯的线性保障、平面保障,或主要依靠军队自身的装备保障力量实施保障,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构建全军、全国甚至全球的保障网络,以实现将整个国家、全社会的人力、财力、物力,快速聚集起来,对作战力量实施全方位的、立体的保障。物资保障网络以信息网络、配送网络、采购筹措网络等为基础,实现网内和网间、信息和实物的秩序流动,提高了保障能力,降低了保障成本。未来的网络化保障体系,从范围上,将军、政、民包容,将天、地、空、时一体;从结构上,由覆盖范围广、功能强大,持续保障能力强;从功能上,能实现伴随保障、按需保障、能够立体、全方面、快速实施联合保障。

4.3建立起一个全军、军地一体化的装备保障物流信息系统

系统能广州到泸州物流将现有的装备保障管理框架、指挥和通信程序以及自动化系统融合成一个整体。无论是部队,还是装备保障管理人员,都可以自由进入,了解各自所需的情况。可以提供为满足保障需求而应具备的观察、了解、预测、模拟、联系和权衡现有装备保障资源的能力,从而在纵向上把战术装备保障、战役装备保障、战略装备保障等各个装备保障环节,在横向上把装备供应、装备维修与提供各项装备保障职能综合到一起,使整个装备保障系统实现最大程度的协调一致。

军地一体化是进行军事装备保障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军地一体化“大后勤”观作为一种新的装备保障观念,同传统装备保障观念的主要区别是:强调把视野从装备保障的一点扩展到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军事、外交的大环境、大网络中去;从装备保障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整体效益出发,宏观架构装备保障能力的生成、储备、转换和输出等一系列问题。它强调将国家配置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内的经济资源相互融通与流动,强调综合国力的积累和统一调用,强调装备保障的转化能力,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和高技术条件的新型装备保障思想。

相关文章

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远程教学模式

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远程教学模式摘要:摘要: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远程教学目前还停留在较为传统的阶段,课程内容和知识含量都不够丰富有吸引力,主要表现在课程质量地、网络课程互动少、评价单一等,本文主张通过信息化手段,创设微信在线游戏,开展在线讨

3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物流运输管理作为交通运输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成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以及学生以后

3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物流如何成为第三利润源

现代物流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究竟什么是第三利润源,物流如何产生增殖性等,带着这些问题,作者重温了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收获甚大,尤其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写

2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中小型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摘要现代物流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点,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入手

2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物流经济的管理模式和意义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物流经济在我国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电子商务迅速的走进了千家

2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关闭
关闭
top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