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人才培育方式探析

更新时间:2020-09-18 06:35:01

本文作者:初良勇、邢大宁、王鸿鹏、兰培真、黄娟 单位:集美大学

一、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分析

我国高校的物流教育起步于2001年,历经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多层次的物流专业办学体系,每年有数万各层次物流专业毕业生走上社会。由于物流教育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很多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不清晰,缺乏创新性;一些高校沿用以理论传授为主的传统培养模式,缺乏相关的实践教学条件,不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物流专业人才质量远远不能符合市场需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物流人才从宏观上说可以分为高层综合型人才、中层管理人才和专业工程人才、基层技深圳到三亚物流能人才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里又可以分为很多方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物流人才规格要求是不同的,但是,很多院校并没有根据自身实力和传统优势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

(2)课程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不成熟。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由于缺少本专业办学经验,很多院校设立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不是很合理,相关课程内容比较容易出现交叉重复现象;一些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设置的课程内容相当丰富,物流范围从陆上到海上再到空中,从供应链的起点供应商到供应链的终点消费者,从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到贸易企业、制造企业、连锁超市,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学而且比较平均地分配学时,却没考虑到本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势必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杂而不精。

(3)物流专业师资队伍质量达不到人才培养要求,较缺乏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校教师。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大体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从别的专业转型过来的教师(主要是从工商管理和交通运输这两个方向转型而来),第二种是物流及相关专业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第三种是具有一定学历且在企业从事物流管理相关工作多年的高级物流管理人员。实际上以前两种类型的教师居多。前两类教师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是缺少物流领域的相关实践;第三种教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由于进入高校学历门槛较高的原因而人数较少。因此,教师缺少物流相关实践势必造成学生的实践环节的能力偏弱。

(4)大多数高校缺少甚至实践实习基地和相关实验室。由于近年来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很多高校基于此纷纷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真正有实习基地和相关实验室的却不多。作为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如果缺少甚至没有实习基地和相关实验室,学生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毕业后很难很快适应物流企业的需要。

(5)学校闭门造车,企业不愿投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物流教育必须面向物流产业,物流产业必须依靠物流教育,两方面必须密切合作,共同解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果高等院校只重视理论与技能的传授,而缺乏物流产业所需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很难适韶关到大理物流应物流产业迅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同样,物流产业与物流教育脱节,企业不愿投资物流教育,不愿与高校联合,则很难找到合适的物流人才。

二、社会需求导向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实践型、创新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目标定位,细化培养方向

物流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物流本科人才要努力具备管理、经济、贸易、信息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物流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因此,物流本科人才必然是宽基础的,但是,宽基础并不代表没有专精。高校首先要根据自身实力明确自身的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本校的优势和特点对物流人才培养进行合理定位。其次,要根据自身传统和毕业生就业去向来明确培养方向。比如,传统的海运专业较强的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港航物流企业,其设置的课程内容就要在基础面宽的前提下侧重港航物流方面的相关课程,包括国际航运、港口物流、国际贸易、集装箱运输实务、海商法、国际货代等。如果毕业生去向比较平均地分配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则可以根据毕业生去向细分专业方向。两个方向的学生在基础课设置上保持一致,到大三下学期则可根据不同的方向偏重于不同的课程。这样,学生知识体系才会宽而精,具有核心竞争力。笔者所在的高校就是根据历年物流专业的就业去向分设了“国际物流管理”和“企业物流管理”两个专业方向。

2.成立物流专业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外脑”优势

高校应该建立物流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物流行业内(包括政府、企业、物流协会和其他高校的知名学者)专家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使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可由7~9人组成,行业内专家可占5~7位。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设立可以使高校和企业合作进行高级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研究,指导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和修正,以保证教学环节的针对性,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物流人才教育的效果。为了保持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长效性,高校应该聘请委员会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提升他们的荣誉感,增加他们为高校谏言献策的积极性。

3.校企合作共建学生实习基地

为满足企业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共建学生实习基地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做法。每个实习基地(也就是共建的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时间应不局限于人才培养计划安排的时间(一般是大四下学期),而是可以利用每个寒暑假都接纳学生实习。接纳的学生不局限于即将毕业的大四的学生,而是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都可以。当然,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不同,承担的相应实习内容也不同,具体内容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商议。这种校企共建学生实习基地的措施将使校企实现双赢。一方面企业获得实际的利益。合作企业可以从大二开始了解这一届实习学生的优缺点,待学生毕业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拔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同时每个寒暑假的学生实习也很好地缓解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紧张问题,还可以请学校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培训,或利用高校的教学实验设备为企业的客户提供培训。此外,学校也是企业进行自我展示的重要窗口,校企合作能够起到很好的企业宣传效果。在人才培养上,高校尽可能满足企业的希望与要求,并参考企业意见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安排,增删教学内容,合并、重组知识模块,按模块式知识结构设计组织教学,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教学时效。另一方面,学校坚持产学研合作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探索学校、企业零距离对接的新模式给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培养的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强,知识体系满足社会的需要,受到企业的欢迎,学生的就业率不断提高,得到企业的肯定、社会的欢迎、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4.建立“双师型”物流师资队伍

物流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大多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定位在应用型人才。要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一支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物流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建设“双师型”队伍,可以采取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国外学习或到企业挂职锻炼、重奖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支持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引进学术带头人等措施改善师资队伍。目前不少高校有安排教师去企业挂职的措施,但是力度不大,名额有限,对于年轻教师的机会更少,难以解决所有教师的实践需求。这里可以借鉴校企共建学生实习基地的做法,建立校企共建教师实践基地(教师实践可以和学生实习是同一个基地),让每一位老师都有机会进入实践基地锻炼,并被给予一定的岗位,承担相应的岗位责任,从而提高实践经验。如果高校能够进一步加大激励措施,对于年轻教师自己利用假期深入企业挂职或者平时联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能够给予承认并给予一定的课时补助,相信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5.鼓励支持校企进行项目对接与科研合作

学校可以借企业的“外脑”来指导人才培养,当然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丰富的智力资源为自己服务。企业在运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难题,比如物流方案的设计、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调查与分析、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企业质量标准体系的认证等。面对这些问题,企业自身人力资源有限,往往由领导直接“拍脑袋”决策,投下去很多资金,最终结果却未必理想。而高校教师一般都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设计和优化物流系统,进行物流项目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等;另外可以借助高校的学生资源,进行物流市场的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企业若是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拿出一些资金来作为项目经费,充分利用高校的丰富理论知识和人力资源为自身服务,则一定能够提升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和自身形象。而作为高校的师生,通过与企业进行科研项目合作,能够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既服务了社会又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对于成为“双师型”教师有很大帮助;学生也能够在参与项目中拓展视野,得到锻炼,为以后真正走入社会打下基础。集美大学依托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与众多企业进行了科研方面的合作,承接了厦门海投集团、火炬集团、象屿集团、港务集团以及其他众多企业委托的物流规划类项目近20项,科研经费达200多万元,研究成果已经被许多企业采纳并投入项目的运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学研合作带动了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科研项目的广州到果洛物流开展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相关素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6.加强物流实验室建设,打造核心课程群,教学形式突出情景的真实性

高校可以根据各自特点构建综合物流实验教学平台,集软硬件资源为一体,体现现代物流的自动化和信息化。依托物流实验室打造“以实践和创新为依托的核心课程群”,集中多种实践教学环节和特色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物流人才的培养,要在教学形式多样化中突显真实的情景教学,更多地采取案例教学、疑难问题诊断、市场模拟与检验、困境突围与创新等情景创设,尤其在实验室建设和课程设计环节,若能直接在实验室实现模拟企业真实的物流运作,安排循序渐进、覆盖面较广、针对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配套且独立设置的实训项目,给学生以充分的动手机会,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集美大学结合自身的专珠海到三亚物流业优势和学科特色,建设了校内物流实践基地,构建了以“物流系统规划+国际集装箱运输实务+物流信息系统”为主的核心课程群体系,注重体现现代物流的系统性、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有机结合。“物流系统规划课程”特别突出系统的思想、方法、模型和仿真应用,并设置课程设计一周;“国际集装箱运输实务”特别注重国际物流运作流程和操作实务,设置一周的国际物流模拟实践;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则注重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以及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设置上机实践和课程设计环节,强调从实践、创新能力方面提升物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7.成立物流学生专业社团,激励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

为了使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和物流理念,打造全新的物流学习交流实践平台,拓展学生的视野,高校应该组织物流学生成立本专业的专业社团,每年通过开展大学生物流方案设计大赛、物流专题讲座、物流学术沙龙、到大型物流企业参观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也需要出台一些相关激励政策,比如参加全国性物流大赛,可根据获得的不同层次奖励折算成一定学分和课时,对于促进学校师生参与各项大赛大有意义。

三、结语

只有不断探索和改革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将传统教学及培养内容向把握前沿理论和面向实践两端扩展的同时,注重将新技术手段充分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从而形成了一套实践性、创新性、整合性、高起点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提高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具有扎实的基础、宽阔的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相关文章
“山竹”台风影响,全省高速公路及特

“山竹”台风影响,全省高速公路及特

新京报快讯 (记者李玉坤)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刚刚发布公告,9月17日7时全省高速公路及特大桥梁接触封闭。

1千 +0查看详细
07月16日

物流管理中应用条码技术的研究

物流管理中应用条码技术的研究摘要:摘要:条码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文章主要分析了物流管理中条码技术的应用现状,对条码技术的优势和对条码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说明了条码技术应用的必要性。条码技术

3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管理

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管理摘要:【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鲜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连锁超市作为目前我国最为重要的生鲜农产品经营商,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降低因损耗带来的过高的经营成本,保证连锁超市正常的运营,已经成为

3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动画演示在物流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

动画演示在物流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摘要:实践教学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和重要性,但因资金、管理等诸多原因,高校实践教学开展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文章以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通过动画演示这一仿真实践教学如何在物流管理

3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时期,是促进各个领域走向信息化的重要阶段。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大量的传统工业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传统工业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只能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发

4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高职院校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摘要:摘要:物流业在我国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口也越来越大,对物流专业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行之有效的模式来实现创新型

3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关闭
关闭
top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