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培养国际物流人才模式探索
更新时间:2020-08-06 09:00:02
摘要物流业国际化进程加速,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创新能力的技能型物流人才需求日益增
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物流业迎来全新发展机遇,2015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全国245741亿元,湖南1825.4亿元,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创新能力的技能型物流人才需求日益增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要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目前,全国依法获得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440个,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约56万人。国际化办学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探索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很有必要。
一、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情况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物院”)创建于1965年,是以现代物流为主体专业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物院贯彻“特色、质量、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理念,以国际物流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重点专业群建设为核心,通过“一体、两促、三化”,打通了高职学生的国际升本通道,积累了国际合作办学经验。2012年来,学院共签订国际合作交流项目13个,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开展的“中德国际合作培养物流管理汕头到开封物流国际化高端人广州到嘉峪关物流才办学项目”采用3+2专升本模式,以培养国际化的高级应用型物流人才为目标,经过四年多的努力,成效明显。培养的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文化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近三十项,学生“德语好”、“知识新”、“国际化”特色鲜明,2012级和2013级学生100%通过德方语言测试,2012级学生全部出国并获德方好评。
二、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动态调整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转型关键是调整专业设置,核心是人才培B模式。各类高校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十八大”和《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物院通过中德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建设了国际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专业建设标准,引进并借鉴了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物流管理(国际物流方向)多年的专业建设实际,采用3+2专本沟通的方式,实施分段“双元制”的人才培养,初步形成了具有物院特色的“阶梯式”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2.合理设置国际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职业院校应依据国际化企业对职校人才需求特点来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并根据国际化企业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动态调整。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国际物流专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并凸显物流专业特色。中方学校可引进国际合作方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与国际物流行业标准接轨,实现教学内容与跨国企业标准、国际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物院国际物流管理专业已形成层次式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由“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构成,“基础平台”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以及语言选修课程。其中“平台”课程保证专业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模块”课程实现不同中外合作项目、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个性要求,突出特色,彰显个性。考虑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学习需求,专业选修课多开设与境外合作院校物流专业课程或与物流专业相关课程相衔接的课程,重视实训课程体系开发,强化专业训练,为学生掌握国外高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打好基础。语言选修课根据合作办学项目实际需要多门类多层次化,分为基础类和提高类课程,以满足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需要,最终达到合作方外语水平要求。
3.完善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引进、吸收并消化国际合作方的教学实施计划,根据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中方学校院中外办学实际及生源特广州到衡水物流点完善教学实施计划和大纲,调整课程设置,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学计划,并指导学生按照自身情况合理选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物院根据中德合作办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人文课程,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缩减了部分课程的学时数,既达到了教学效果,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德语强化训练和专业课学习。对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突出讲授内容的实用性。同时增加选修课程比重,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加合作方语言课程及双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加大实践课比例,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国际物流人才需求。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了西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物院鼓励合作办学教师以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施教,倡导积极引进国外自主型、研究型、项目型和终身学习型等学习模式,重视教师参与国外专业教学交流、学术研究和科技研发等方面的表现。要求教师紧密结合我国物流业国际化发展的人才需求,大型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的国际化业务的实际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物流专业技能。多吸取国际合作方的先进经验和资源,突出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优势,在多媒体教学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是采取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分组教学研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小作品或者案例讲解、游戏等方式,专业教学上尽量多运用双语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紧紧围绕学生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知道的信息、最想掌握的技能和最想解决的问题,对所教课程进行深入研究与创新,不断增强合作办学课程的时代性、实践性与针对性。三是设置讨论课、学生自主授课环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四是严格课程的教学管理与考核。物院提倡考核方式多样化、过程化。学生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技能成绩和期末测评成绩三部分构成。在成绩认定上,加大平时成绩与技能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占比,加大实践、创新成果在成绩评定中的占比,使学生的在校成绩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真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有效提高国际物流人才培养质量。 5.健全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办学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物院为了稳步提升国际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健全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确定重要监控环节和着力点,重点把好“三关”。一是把好生源质量关。在招收学生质量方面进行控制,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单独设立招生代码招生,在单招学生方面进行严格面试和考试,优先录取外语好的考生。二是把好师资质量关。健全教师引进、培养、考评与激励机制,构建起“名师领衔、骨干支撑、专兼结合”的具有国际素养和善于协同创新的专业教学与管理团队,确保学院合作办学的师资需求。三是把好教育质量关。结合国外合作方质量管理与评估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一套适合合作办学的教育管理评价制度,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合作办学教学质量。通过学院、教务、系部的相互配合,在课程设置、课程教材选择、教学计划拟定、专业教师管理、班级辅г惫芾怼⒀生管理等诸多方面加强监管;制定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并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执行。物院除全院范围的教学评价之外,国际合作学院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大型的全方位调查,对新生和刚进入德方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学生,则每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1―2次,听取意见与建议。每年由校外专业评价机构评估1―2次,切实保障合作办学教学质量。
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势头迅猛。合作办学单位更应及时总结经验,博取众长,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虽然积累了较丰富的合作办学经验,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许多可取之处,但也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突出国际物流特色,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升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