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物流企业新型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
更新时间:2020-08-27 03:35:02
摘要民营物流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面对物流系统内外环境的复杂化,其经营风险不断更新。如何有效识别新型物流风险源、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已成为民营物流企业面
1 新型风险源分析
1.1 物流发展阶段转型造成的风险
1.1.1 市场竞争能力不足风险
我国物流市场进入门槛低,民营物流企业多不胜数,但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远未形成。随着外资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和国有企业转型成功,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众多民营物流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将是生存和发展问题。在整个转型阶段,外部社会环境变化复杂,油价居高不下,经营成本不断上升,民营物流企业赖于生存的价格优势恐将难以保持。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服务网络覆盖和支持能力、对市场变革深刻理解和应对的能力显然不是大多数民营物流企业所具有的,有些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淘汰。
1.1.2 法律法规政策性风险
标准化、规范化是现代物流服务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我国正在逐渐加大物流标准、法律法规制定和宣传推广力度,已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文件基本精神,针对民营物流企业将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并纳入国家物流产业政策法规体系,这必然会加强对民营物流发展动态的检测和分析,对民营物流企业服务监管将日益严格。但现阶段直接具有操作性的物流法律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大,给物流企业运作带来较多潜在政策性风险。
1.2 物流服务一体化造成的风险
1.2.1 供应链管理风险
民营物流企业从单一功能向综合性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也要求民营物流企业提供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一体化服务。这种服务使民营物流企业逐渐向客户提供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迈进,在此过程中由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供应链管理风险问题应运而生。
(1)时间风险。存在不能满足物流及时性带来的延时配送责任风险。在JIT原则的要求下,物流企业延时配送往往导致客户索赔。从实践中看,客户索赔的依据大多是物流服务协议。也就是说,此时民营物流企业承担的是违约赔偿责任。
(2)安全风险。货物安全风险尤为普遍,一些贵重物品如手机在航空、铁路等垄断性公共物韶关到山西物流流平台丢货现象较多。但铁路和航空部门最高仅按每公斤几元到20几元的价格赔偿,也不在保险公司投保范围内,物流企业不堪重负。货损货丢经常发生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配送环节,发生原因比较多样化,既有主观原因(如操作设备不当、野蛮装卸),又有客观原因(如运输路况差货物相互挤压损坏)。
(3)合作风险。一是业务外包风险。民营物流企业由于资源所限,很难完成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有些环节需要委托合作伙伴来具体实施。如果选择的合作伙伴实力不够、信誉不好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整个供应链发生破坏的风险。另外,作为物流链的组织者,其业务外包仅通过合同来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但在很多情况下,物流企业与外包商只是临时合作,很难签订完整的合同。这种情况在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只有一纸运单,出现事故后很容易产生纠纷。二是信息传递风险。供应链运作成功的关键在于节点企业间信息有效传递,但在实际中经常出现信息传递的不准确性和不及时性,这将使节点企业间不能很好的沟通,常常导致错发货运、订单延误等风险。另外,现行的物流作业过程单证复杂多样。货运单据的不统一,也造成了企业信息管理困难和行业内部信息的流动障碍,这必然也会带来信息传递风险。
1.2.2 特种货物监管缺失风险
(1)货物属性不明风险。民营物流企业为了保护客户隐私,只要客户提供的货物具有完整包装,将不在检查检验检测货物属性,在托运过程中也根本不标明货物属性,这给物流过程带来较大潜在风险。例如,不法分子抓住这一漏洞,利用民营快递寄送毒品,公安机关一旦查获,物流企业必然承担连带责任。
(2)货物运输事故风险。民营物流企业基于自身条件所限,对货物跟踪监控可能不是很及时,特种物流安全管控措施不到位,造成传统物流服务可控性差。加强特种货物物流环节管理安全在我国已具有紧迫性,此类事故每年给国家造成几十亿元的损失。如经常见诸新闻媒体的危险品跨区域运输作业发生泄露事故给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又如在食品物流链上每个运营者、每个环节都面临“食品安全风险”并负有责任,春节中日“毒饺事件”再次给特种物流运输安全提醒。
1.2.3 环境污染风险
我国和谐社会和循环经济的构建对物流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谐社会要求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环保得到更加重视。如何在现代物流中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绿色物流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民营物流企业聚集在城市边缘的物流基地(园区)、货运市场,物流活动集中。物流活动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交通拥堵、机动车排放尾气、噪音污染等。根据环境保护法,污染者需要对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3 规模扩张“瓶颈韶关到中山物流”造成的风险
民营物流企业在逐步完成原始积累之后,相继在规模化成长过程中在发展战略、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决策机制等面临各种“瓶颈”,由此带来的战略风险、网点建设风险、金融风险等。
1.3.1 战略风险
民营物流企业受历史阶段影响,个体私营性质和家族珠海到平顶山物流制管理现象比较普遍。随着企业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原有的经营模式、治理机制和管理机制已经不适应发展的要求,由于民营企业家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失误,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1.3.2 网络建设风险
民营物流企业经过10多年超常规发展,资本积累已经达到一点规模,开始转向更大范围区域或全国性区域设立分支机构铺设服务网络。由于民营物流企业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差,其服务一般不具有可复制性,必然造成建设的网络并不是每一个都能成功。另外,有的地方规定,物流企业设立分支机构要在当地找“挂靠单位”,强行要求进入指定经营地点,硬性规定车辆台数,不分企业状况缴纳押金等。这些地方出于地方利益保护,其限制性措施严重制约了民营物流企业的集团化与规模化进程。这种网络建设风险越是在二线及以下城市表现越明显。
1.3.3 金融风险
(1)民营物流企业体制灵活,发展较快,自有资金实力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又缺乏相应的抵押物,企业经营所必须的融资问题十分突出,不分民营物流企业陷入民间借贷等非正规渠道,造成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及国家金融秩序的混乱。
(2)较多民营物流企业正在尝试开展物流金融增值服务,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结算和融资服务,但民营物流企业普遍缺乏金融服务意识,难以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与效率。开展物流金融服务企业必须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否则潜在风险较大。
(2)物流企业与货主之间的应收账款拖期问题也比较严重,造成物流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加大了经营成本和风险。
2 新型风险防范对策及建议
在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型物流风险,民营物流企业风险防范的关键在于消除风险的不确定性,制定正确的战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规避各种风险暴露。在市场有利于情况下,甚至于将风险转化为机遇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2.1 提高物流信息分析能力,预防风险(1)时刻关注国家物流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投资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对各项政策的研究,既有助于民营企业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又有利于其根据政策变动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有效预防新型物流风险。
(2)现代物流业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兴产业,物流信息网络建设是当前民营企业竞争的焦点。但总来来说,我国民营物流企业还比较落后,对物流信息分析能力较弱,企业经营决策更多依赖于企业家主观判断和个人能力。从长远来看,有必要提高民营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一般来说,信息手段越健全,信息反馈越充分,对确定因素的预防性就越强,信息处理能力也越强,物流管理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小。
2.2 创新物流风险管理机制,控制风险
(1)通过风险因素分析,建立物流风险评价系统、决策分析系统、异常报警系统,从制度上引领企业走向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控制风险发生的概率。
(2)引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实施有效的物流服务跟踪监控,建立动态物流安全管控检测与分析,减少服务离散性、偶然性、随机性,实现现代物流服务可视化。
2.3 与保险公司构建战略联盟,转嫁风险
现代物流诞生伊始,保险即得到了民营物流企业的青睐。民营物流企业可以与保险机构组成战略联盟,通过双方的协作,形成双赢局面。目前我国物流业广泛应用的保险险种主要是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这两种保险都是针对物流过程中的单个环节进行的。保险机构有必要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开展面向物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针对现代物流一体化的物流保险解决方案。
2.4 制定物流风险控制预案,降低风险
由于政策法规的滞后性和现代物流的复杂性,民营物流企业在规模经营、网络发展中要对新型物流风险发生有充分的准备,增强物流安全与弹性,制订应变措施和应对风险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风险应变机制,以便在风险难以避免和转嫁的情况下,企业有能力承担最坏的后果,将损失有效地控制在企业自身可接受的范围内。
3 结论
总之,现代物流服务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经济活动。在现阶段,民营物流企业不要因为过分关注传统意义上的风险,而忽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条件下带来的新型物流风险。本文仅对新型物流风险产生原因及防范进行了分析,有必要对现阶段产生的新型物流风险及其变化规律深入研究,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构建合理的风险防范体系,促进民营物流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