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流业发展的调研分析
更新时间:2020-08-30 20:00:04
处在迅速发展中的中国物流。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处理好诸多的关系。协调发展。从而。有许多政策性问题需要解决。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加强我国物流业的协调
处在迅速发展中的中国物流。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处理好诸多的关系。协调发展。从而。有许多政策性问题需要解决。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加强我国物流业的协调发展,使物流业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概括地说。发展中国的物流业需要采取“协调发展、稳步前进”的八字方针,并采佛山到攀枝花物流取以下的八大协调政策:
一、现代物流业的基本内涵
物流理念被引入产业界后,佛山到邢台物流其内涵一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充。短短几十年间。物流由最初概念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在全球迅速成长为具有无限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型服务产业,并已进入现代物流的发展阶段。所谓现代物流业,是指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进行高效率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务业。它通过对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相关活动,进行一体化管理。以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的且的。因此。国际上通常把降低物资消耗而增加的利润称为第一利润源泉,把节约劳动消耗而带来的利润称为第二利润源泉。而把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挖掘的利润称为第三利润源泉。著名管理权威P・F・德鲁克则把现代物流业称之为尚待开掘的“黑大陆”。
二、现代物流业的基本特征
虽然物流活动存在已久。但在现代经济中,物流产业及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与传统的物流活动或者生产、流通部门从事的物流活动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具体表现为:第一。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第二。现代物流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第三,现代物流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
三、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物流业发展呈现出五大趋势:一是系统化趋势。为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商品流动过程。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专业化的供应链。物流系统也就成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二是信息化趋势。借助于商品代码、数据库的建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运输网络合理化和销售网络系统化的基础上,整个物流系统实现管理电子化,物流业正进入以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化新阶段。三是专业化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生产企业为精干主业,提高效率,逐渐把物流配送业务交由专业的物流企业去做。第三方物流能够发挥集约化、专业化的优势,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物流合理化,从而节约流通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仓储、运输的现代化与综合体系化趋势。仓储现代化表现为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组织高效的人、机、物系统;运输的现代化则要求建立铁路、公路、水路、空运与管道的综合运输体系。五是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趋势。传统上,商流、物流、信息流是三流分离的。但现代物流的功能逐步拓展,将商品的交易、产品的位移和信息的传递集成在一起。实现了三流合一。
四、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政策
基于上述分析,发展中国的物流业需要采取“协调发展、稳步前进”的八字方针。并采取以下的八大协调政策:
(一)发展物流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相协调的政策
物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相协调。我国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实现这一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物流业的跨部门和多环节以及服务业务和服务种类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相协调。具有其内在的要求。物流既涉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设备制造业、物流信息业等诸多产业部门,还涉及物流经济活动中的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货运代理业、物流咨询服务业等诸多行业,涉及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其内在要求:一是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根据产业结构的理论。不同的产业结构有着不同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大力发汕头到酒泉物流展我国物流产业的过程,有计划地进行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在更高的水平上稳步发展,促进中国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现。二是物流产业内部各种相关产业经济活动的协调发展和资源整合优势的发挥。经济学大师们对产业组织有过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者马歇尔对产业的组织形态进行了分析,美国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张伯伦对产业内的竞争与垄断进行了研究。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贝恩对产业组织的市场效率进行了研究。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实现产业内的最佳资源分配状态是产业组织的目标。物流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复合型产业。其产业组织的目标就是使物流产业内部资源得到最有效的整合。我国的物流产业政策,必须反映这两方面的内在要求,使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相协调,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服务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发展物流与工农业生产相协调的政策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处在由小康社会向工业化社会、信息经济时代全面过渡的发展新阶段。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阶段。工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物流业不仅是连接工业生产活动和农业生产活动的桥梁和纽带。而且是连接工业生产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的桥梁和纽带。通过现代物流经济活动。应该能够有效、及时、准确、快速地把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化肥、农药等各种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到乡村。把工业生产所需的各种农产品工业原料、各种工业中间产品配送到工厂企业,使我国的物流产业能够真正成为有效地连接工农业生产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国的物流产业政策在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协调,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形成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使物流产业的成长与我国工农业的发展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在为工农业提供有效的现代物流服务的同时。也将使本身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际上。从经济分析的意义上说,产业经济学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已经给我们描述了现代物流产业进化的未来。
(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资源整合相协调的政策
我国的“十一五”计划已把物流业作为“十一五”时期着重发展的服务业。现在。我国各级政府,根据“十一五”规划中
大力发展物流的战略,按照中央制定的加快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大政方针。对发展本地区的物流产业进行了规划。特别是对大规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各大、中城市都在规划投巨资建设大、中型物流枢纽、物流中心,成十亿、上百亿元投资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比比皆是。应该说。对于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物流的热情和大动作是需要首肯的。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就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资源整合相协调的问题和关系。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物流资源整合的优势。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在于,大批物流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究竟是不是合适。它们究竟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实现充分发挥物流整合资源的优势。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投入产出的理论告诉我们。一定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投入产出关系。我国物流产业现在的投人产出关系如何确定,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在的投入产出模型如何构造。它们之间具有什么样的相关性和数量关系。这些物流发展中的宏观问题和数量关系。需要我们去认真的进行宏观经济数量分析。至今为止,我国物流产业的宏观经济模型还没有建立。我国物流产业的宏观经济数量分析和参数估计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物流产业的宏观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和可信度。实际上。我国各地现在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大批的物流基础设施。大多是建立在各地物流发展预期基础上的,普遍缺乏全国物流发展的理性预期和有效协调。缺乏充分可信的可行性论证和宏观数量分析的政策指导。这样,很容易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重复建设。结果很可能导致中国现代物流的投入产出效益比的失衡。因此。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是必要的,但各地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适度,要有统一规划,要进行中国物流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和论证,需要有全国物流“一盘棋”的动态规划及决策。应该看到,加快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建设一定数量的大中型物流中心是客观的需要。关键在于,这些物流中心的建设,对于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整合需要具有充分的理性预期,是切实可行的。我国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贯彻这样一种“充分理性预期”原则,促进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资源整合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