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港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0-09-12 19:35:13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RFID研究和应用现状,在EPC体系框架下,提出基于RFID的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框架,有助于改善港口物流的管理模式。关键词
港口物流信息化水平是衡量港口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在整个港口物流运营过程中,对于操作对象尤其是集装箱的识别基本处于人工或半人工阶段,一般采用条形码和数码摄像软件识别等技术,但其在识别距离、可靠性、跟踪定位和信息储存等方面已不能充分满足港口物流管理的需要。
采用RFID技术,能够实现对港口物流操作对象的自动化识别和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消除错、漏现象,增强港口货物运输的安全可靠性,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港口物流的信息和智能化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化、数字化、国际化的港口,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4年底,韩国政府推出“智能集装箱”项目,也被称为“RFID海运物流”,即在运输安全系统软件的监控下,后台管理人员可以实时得到各种信息,提高了韩国和其他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共政策研究院的研究结果表明,RFID及全天候远程传感器系统用于集装箱监控,能够提高港口的安全水平,为企业带来明显的商业效益。
建立基于RFID的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有深圳到丽江物流助于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可进一步提高我国港口在世界海运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港口物流流程
以集装箱运输为例,典型的港口物流过程主要包括出口业务、进口业务和集疏港调度。
1集装箱出口业务
由托运人向货代进行委托A,货代向船代订舱B;当船代确认订舱C后,货代进行报检报关D韶关到长春物流;当海关检验放行后E,由货代往码头办理集港手续F;最后,托运人装箱集港G。集装箱出口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2集装箱进口业务
首先由船代向货代发到货通知A,然后由货代向船代返回换取交货记录B;由货代进行报关报检C,待海关检验放行D,之后由货代往场站深圳到商丘物流办理提箱手续E。集装箱进口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3集疏港调度形式
集疏港的调度过程和船舶调度过程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在船舶调度完成基础上,才能实现集疏港的调度。典型的船舶调度过程是:由船公司委托船代A,船代向港口业务部发布预报B;业务部向指定作业码头公司C,相应码头向业务部申请动态D;业务部向船代、码头公司、引航、交关中心等单位下发动态E。之后才能进行集疏港的调度。集疏港调度形式如图3所示。
基于RFID技术的港口物流信息系统
由于港口物流具有显著的国际性,其管理和信息系统纳入国际标准体系,与世界大部分国家采用相同的接口和编码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EPC系统由EPC标签、读写器、EPC中间件、Internet、ONS服务器、PML服务器以及众多数据库组成,存在于实物互联网中,读写器读出的EPC只是一个信息参考,由这个信息参考从Internet找到IP地址并获取该地址中存放的相关物品信息,采用分布式EPC中间件处理由识读器读取的一连串EPC信息。由于在标签上只有一个EPC代码,计算机需要掌握与该EPC匹配的其他信息,故需要ONS来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网络数据库服务,EPC中间件将EPC传给ONS,ONS指示EPC中间件到一个保存着产品文件的PML服务器查找,产品的信息就能传到供应链上。在EPC框架下建立的基于RFID的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框架如图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