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粮食物流浅析

更新时间:2020-08-24 21:00:07

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主要产区,目前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外运量占全国粮食跨省流通量的1/4;随着《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的实施,上述比例还将不断提高。黑龙江省更是中国耕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因此,黑龙江省粮食物流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文章从粮食物流体系的基本内涵入手,对黑龙江省粮食物流发展的总体现状以及构建粮食物流体系的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要成立物流管理机构,引进先进的现代粮食物流技术,加快粮食物流信息化建设,完善粮食物流政策法规等一系列对策。

1.粮食物流体系的基本内涵

粮食物流体系是粮食物流的基础和系统保证,由完善配套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统一的政府管理体制,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高效合理的“供应链管理”运作方式和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所组成,是粮食流通活动中的各种粮食物流功能的较为完美的结合,是协调、高效、低耗的粮食物流、粮食信息流和粮食流通服务的统一体。粮食物流体系随着粮食采购、生产、销售活动而发生,是粮食生产、加工、销售、收购、运输、仓储、装卸、配送、消费、交易和信息应用的一个完整的“环节链”体系。粮食流通体系从整个粮食流通的角度研究,粮食生产者与粮食流通中介组织、粮食流通中介组织与粮食市场、粮食市场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使粮食的流通高效运营,实现粮食物流的安全和经济。

2.黑龙江省粮食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

黑龙江耕地集中,土质肥沃,粮食物流产业经过多年改革发展,粮食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健全、功能不断提高,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发展积累了良好基础。但同时也必须看到,黑龙江省粮食物流发展比较缓漫,主要表现为:

2.1市场化程度不高,竟争能力不强

由于受粮食安全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因索的影响,粮食物流体系中仍以国有骨干粮库为主,其佛山到太原物流它所有制企业进入较少,导致粮食物流企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粮食物流主体主要还是由购销主体来完成,第三方物流还处在初创和试运行阶段。因此,黑龙江省物流企业的综合竟争能力低,尚不能适应市场要求搞好粮食物流和扩大对粮食物流的需求。

2.2仓储资源整合不彻底,仓储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黑龙江省的仓储资源还没有按市场的要求进行彻底整合,省内现有物流企业建立的货场、仓库、装卸搬运队伍、包装厂和铁路专用线基本自成体系,独立运作,缺乏横向联系,流通设施设备很难得到充分利用,这种状况难以使粮食物流形成规模,也造成物流成本高昂,不符合粮食现代物流专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的要求。

2.3粮食运输方式落后,粮食流通成本高

散粮装运和接卸设备缺乏,运输设施简陋引发粮食在途时间长、途中损耗大、运输费用高等问题;一些粮食设施的建设缺乏科学化论证和有效的管理,导致了粮食仓库、粮食加工厂建设和布局不合理,影响了粮食物流的合理组织,不利于粮食物流的发展。粮食生产与外运不相适应,运输设施和技术落后,一些运输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与利用,致使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由于黑龙江省地处铁路运输末端,粮食外运主要靠铁路,而受铁路运力和流向的影响,运力明显不足,这已成为制约黑龙江省商品流通的“瓶颈”。

3.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发展对策

3.1成立粮食物流管理机构

首先,粮食物流系统有着完整的体系,涉及多种组织、多个环节,粮食价值在其中实现增值是比较复杂的物流链体系,如果没有一个实力强的核心物流管理机构,是难以表现出整体最优效果的。其次,粮食物流系统又具有较强的脆弱性,在物流链的最上端和最下端是无数的有差异的个体农民和消费者,组织的多样性及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物流链上任何一个组织或个体得不到满足,都会造成整个物流链的扰动。管理机构应协调好黑龙江省内地区间政策性和经营性两部分粮食的物流运作,协助做好中央储备的调动和管理以及粮食企业的市场化运作。

3.2加大粮食物流技术研究的力度,引进先进的现代粮食物流技术

粮食现代物流是指根据市场需要,通过计划、执行、控制、系统化管理,在粮食供应地与接收地之间以及进出口流动中将收购、储存、运输、加工等功能有机结合,实现用户要求的全过程。黑龙江省应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现代粮食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寻找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流通相适应的物流模式。我国粮食现代物流具有运粮通道网络化、流通“四散化”、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化基本特征。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现代物流建设,支持东北打通粮食物流节点,建设粮食现代物流。

3.3加快粮食物流信息化建设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将粮深圳到德宏物流食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结合起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运作,各个环节之间实现无缝链接。消费者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对购买的粮食的质量安全进行查询,并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直接订购;加工企业和经销商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对粮食的采购种类、质量、数量的选择等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生产者,减少物流环节中的不确定性,深圳到淮安物流从而保证供求的良好结合物流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信息共享的手段。

3.4完善粮食物流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

粮食物流政策包括有关粮食物流的法律、法规、规划、计划、措施(对策),以及政府对粮食物流活动的直接指导等。完善的粮食物流政策体系一方面可以增加粮食宏观物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扶持与促进粮食物流事业的发展,加速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从而提高粮食微观物流的效率。

目前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尽快建立与粮食物流直接相关的物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对粮食物流发展的引导、保障、激励和规制作用。我国应该考虑制定诸如粮食物流信息化促进政策、粮食物流标准化促进政策、粮食物流社会化促进政策、粮食物流专业人才促进政策,等等。在构建我国的粮食物流政策体系时,需要各级认法机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协会)的通力合作、相互协调,以提高物流政策体系的政策水平与实施效果。

3.5提高粮食流通的“四散化”率,是降低粮食物流成本的关键所在

相关调查显示,东北地区的粮食运往南方一般需要20~30天,为发达国家同等运距所需时间的2倍以上。发达国家的粮食物流成本低、效率高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就是“四散”程度高。粮食实现“四散”:即散装、散卸、散运和散储,是粮食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四散”不仅可以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物流成本,还有利于保证粮食品质和减少运输损失。可采取的主要办法有:一是省政府和省粮食主管部门与铁路部门和大连港协商,从政策上降低或补偿铁路的“空驶费”,提高散粮运输专用车的使用率;二是组建由粮食、铁路和社会各界共同出资的混合所有制粮食物流企业,提高各方的积极性;三是由粮食部门购买铁路散粮运输车,在收回投资成本后,将全部产权交由铁路部门等等。通过有效措施,提高南方用粮大户散粮接收能力,健全散粮运输的最后环节。

【参考文献】

[1]聂振邦.促进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J].求是,2010(17):28-29.

[2]陈锡文.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与“一农”面临的挑战[J].中农村经济,2010(1):4-9.

[3]马晓河,蓝海涛.影响粮食安全的10大因素[J].中国投资,2008(11):21-23.

[4]广德,张广胜.现代农产品物流技术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5]胡非凡,施国庆,吴志华.中国粮食物流特点及发展趋势探析[J].农业经济,2006(5):65-66.

[6]http://www.chinagrain.cn.

相关文章

物流产业竞争的双寡头垄断均衡分析

摘要本文以物流产业发展为背景,结合经济学、博弈论基本理论,探讨了物流产业双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的均衡情况,并举出算例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演算,得到了有益的

6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论加入WTO对中国现代物流企业的影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开放的政策为国际物流巨头争夺中国市场提供了最好的竞争环境。许多跨国物流企业已开始成立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物流公司,并迅速向全

2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探讨

摘要近年来,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对促进经济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传统的商务模式造成了冲击。在电子商

3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物流管理三维一体产学研用实践分析

物流管理三维一体产学研用实践分析摘要:“产学研用”模式是一种将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四方面有机结合为一体的新型教育合作模式。要求学校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充分与企业、科研单位、用人单位等机构进行沟通与合作,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

3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谈供应链管理的物流外包策略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不断深化的信息技术更新导致了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经济的自由化和管制的放松带来了物流市场的开放,既给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也给企

3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基于RFID的工厂物流车辆调度系统研

摘要为实现车辆进出厂区的规范化、有序化、智慧化,提高车辆在厂区内的卸货效率,在RFID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智能化工厂

3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关闭
关闭
top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