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汽车逆向物流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0-08-27 13:35:03
摘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逆向物流的发展还存在巨大差距,而逆向物流的加快实施对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对
随着我国汽车购买和持有量的增加,汽车广泛使用,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为了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增加购买率,制造商和销售商在产品销售中普遍采用相对宽松的退货政策。然而,在汽车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能源,而随着资源和能源的稀缺性不断凸显及价格的持续上涨,给众多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节约能源、材料循环利用开始成为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逐渐关注的部分。面对这种压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和研究应用有关报废汽车的回收再利用问题。特别是在欧美发达国家,逆向物流已经成为影响制造商和零售商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研究意义
2001年,美国制定并发表了《未来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指南》(简称《指南》)。该《指南》明确指明美国将于2020年实现95%的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率的目标。同时表明:废旧汽车可拆解出10%,其中5%是金属零部件,可以回收再利用,其他成分为可再使用的零散材料;报废汽车90%的材料分拣回收和粉碎,而填埋的只占5%。与此相比,在我国,汽车逆向物流的发展还存在巨大差距,而逆向物流的加快实施对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节约社会资源,实现循环经济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资源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而汽车制造业是高能耗产业,面临日益减少的资源,逆向物流的实施是必要的举措。
(二)降低企业成本,实现更高利润
汽车逆向物流对废旧的汽车进行重新拆解,将可循环的废旧材料回收利用,对可再使用的零部件进行翻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获得成本竞争优势。当已售出的货物出现产品问题,及时地召回问题产品及零部件退换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三)树立环保意识,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对逆向物流给予重视,把废旧的汽车进行回收,体现了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塑造企业良好的绿色形象,提升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逆向物流概念综述
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就已经开始对逆向物流给予关注,“逆向流”逆向渠道”开始出现在学术文献中。Stock和Lambert在1981年较早地提出了有关物流的描述,他们把正向物流渠道形象地比喻为单行道,而将逆向物流说成是在单行道上走错方向。进入20世纪的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深入探索研究逆向物流领域。而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到了“逆向物流”,他将其定义为“一种集合了产品回收、物料再循环、回收再利用报废产品、维修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Carter等认为,逆向物流是物品在渠道成员之间的反向流动,企业在这一流动过程中为了获得环境保护上的优势,对其中再循环利用的物料进行有效管理。美国学者Rogers和Tibben-Lembke通过在本土进行广域性的调查访问给逆向物流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即: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组织、计划、控制汕头到运城物流,使其有效益有效率地从消费地到始发地的流动。
我国对于逆向物流的研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在2006年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定义了逆向物流,逆向物流包括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两部分。
综合上述文献可知,有关逆向物流的定义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至今尚没有形成确切的标准,但是它们都着重强调了逆向物流的参与方、流动的逆向性和目标性。因此,随着逆向物流的不断发展,其定义也会日趋完善。
(二)逆向物流网络综述
1.特定产品的逆向物流网络结构研究和设计。Caruso等研究了固体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建立了多目标的选址规划模型。Jayaraman等对美国一个设备制造商的物流网络进行分析,得出资本、运输、处理和存储与逆向物流效果相关,建立了多阶段容量限制的选址模型。Nagumey和Toyasakil(2005)设计了一个框架模型,用来管理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建立了电子废弃物的分阶电子回收网络模型。Der-HomgUe,Meng Dong(2007)构建了确定性规划模型来更好地解决电脑租赁到期的产品逆向物流问题,研究了包含正逆向物流的供应链网络。
2.一般产品的逆向物流网络结构研究和设计。Jayaraman
(1999)等开发了一个模型,以确定最佳的处理设施的数量。这些数量是根据逆向供应链的三个层次确定的:已知回报的收集点、潜在的处理设施和已知需求的重用网站。Gomes等(2011)研究反向物流链的规划和设计,并提出了一种通用的MILP模型,用来选择收集和分拣中心的最佳位置,同时定义战术网络规划,它的新颖之处在于能够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产品买价最优的目的。Amin和Zhang(2012)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提出了一个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用来优化闭环供应链。 韶关到齐齐哈尔物流
国内对于逆向物流网汕头到齐齐哈尔物流络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设计多以线性方程为主,进行算例分析。马丹祥(2005)探讨了可循环产品、可重新制造产品、有回收价值产品的逆向物流网络构建,运用混合整数规划和双层规划构建模型,建立逆向物流网络。范体军(2009)等以废旧成品回收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整数目标规划数学模型,构建废旧成品逆向物流回收网络。
3.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综述。国外方面,Schleiffer等对废旧汽车进行了研究,采用遗传算法构建了模型,用来对工厂的地址、数量、服务区域进行优化。N.Kanari等描述了日本在汽车循环方面的法律制度,并介绍了欧盟报废汽车的处理现状以及再循环的具体过程。Panate Manomaivibool分析了瑞典与英国两国废旧汽车再循环带来的现有影响,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用来评价荷兰的汽车回收状况及方法。 逆向物流近年来是国内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董天舒分析了在汽车制造业中,废旧钢铁逆向物流的三种基本模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张英研究分析了影响汽车逆向物流的相关因素以及它们在逆向物流网络构架中的秩序和方向。李晓玲探讨分析了我国汽车逆向物流网络模型架构,分别构建了在自营模式下和第三方模式下的两个模型,为我国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结构提供了借鉴。
由上述文献可知,回收物流网络设计是从特殊产品的研究开始,以单一简单的废旧产品回收为案例构建网络架构,进而推广到一般产品的回收。物流网络的设计也越来越实用化和信息化。国外的学者倾向于从实际情况研究逆向物流中的资源配置等问题,多采用数学规划、系统仿真等方法。国内学者研究的相对简单,模型大多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往往采用Lindo软件及遗传算法求解,针对小规模问题可以解决,但对于大而复杂的问题则无能为力。逆向物流系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问题,回收产品的数量、质量都是未知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物流网络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工业和汽车消费市场也以惊人的速度、蓬勃的态势迅速成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界和学术界也逐步地开始着力关注逆向物流和报废汽车回收问题,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也陆续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规范和加速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发展。但是,我国的汽车逆向物流的研究与实践目前仍处于初始阶段,废旧汽车再利用率、回收率、环保水平都比较低,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竞争相对粗放和混乱,特别是政府对回收废旧汽车的宏观管理也极不完善。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还亟待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Caruso C,Colorni A,Paruceini M.The regional urban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ystem:A modeling approach[J].Euro 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3(70):16-30.
[2]Jayaraman V,Guide JR VDR,Srivastava R.A closed-loop logistics model for remanufacture[J].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1999,50(05):497-508.
[3]马丹祥.逆向物流网络设计优化模型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4]董天舒.汽车制造企业废钢铁逆向物流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5]张英.汽车逆向物流障碍因素的ISM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445-449.
[6]李晓玲.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构建[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