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流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
更新时间:2020-08-09 21:35:01
摘要高职院校中的物流运输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物流专业人才,所以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建立完善合理的
课题:1.2011年度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资助),课题编号:2011002
2.2012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编号:2012GJJG18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全球物流服务业加速发展。中国物流行业虽起步较晚,但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国内很多高职院校也先后开设了物流类相关专业,国家也将物流行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来发展。随着物流类专业的发展及基于工作过程、任务导向的任务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教学理念在高职院校的推广,高职物流类专业实践教学也应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下面我就从不同方面对高职院校物流运输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分析探究。
1、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1.1、实践教学目标
1.1.1、具备物流管理专业相关领域的核心技能
首先是物流基础业务能力,使学生掌握供应链每一环节的内容,处理诸如运输与配送、报关、连锁经营等日常物流业务。其次是国际物流业务能力,使学生能在国际物流背景下进行报关、结算、集装箱业务等操作。
1.1.2、获取物流方向相关资格证
指本专业毕业生通过助理物流师考证。比如为了适应港口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学生要考出国际物流方向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等证书。
1.1.3、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一定业务谈判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具备就一定主题应用专业知识进行市场调研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相关基本能力和掌握一般法律法规知识、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
1.2、实践教学的内容
1.2.1、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设置遵循系统性原则。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置以专业技能应用为主,兼顾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的培养。
1.2.2、实践教学的内容设置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交叉统一贯通,分别安排专业技能模拟操作、专业调查以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等。
1.2.3、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与课程内容相关某一方面的操作技能。而专业技能模拟操作则要对相关课程知识和单项实践能力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使学生能够融合所学知识形成实际操作技能,能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对各项专业技能要求。
2、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2.1、要体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面向基层深圳到怀化物流企业,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一定的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技术,具有一定的物流管理的实务能力,并能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在物流领域从事采购、配送、物流规划等管理实用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2、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应变能力
现今社会对物流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并不是传统的懂基本理论、会简单操作的物流工人,而是具有一定创新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人才。因为物流环境是多变的,所以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也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其次,物流人才还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再者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同样需要创新精神与开拓能力。
2.3、要结合地域优势、体现特色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区域大多集中在院校所在地,所以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各校学生就业时不同的环境区域定位。这就应该在物流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上也应该有着充分的体现。比如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城市化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物流业也已成韶关到仙桃物流为长三角地方政府发展的重点,因此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除了满足培养国内所需企业物流人才外,还要注重培育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
2.4、要以“职业化”为导向
高职的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培育企业所需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所以必须要建立职业化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开展广泛的物流市场需求调查,了解物流行业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物流行业所需人才结构和需求,并依靠往届毕业生对在校培养的信息反馈、请相关企业专家对专业发展韶关到衢州物流提出具体建议、用人单位和企业的评价反馈等等,采用多种方式收集市场岗位就业信息,明确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应取得的技术资格证书,然后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设计和开发职业课程。
2.5、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还要努力实现:课上实训与课下自主实践学习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课程实训与学期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模式。
3、实践教学过程
3.1、岗位认知实习
对于新生,在完成入学教育后要组织他们去物流公司和校外实习基地参观,让其在一线了解生产经营业务流程、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和现代物流管理的实际内容,使他们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增强自己对未来职业的了解和认同,并且加强其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2、模拟岗位实训
在具体的教学中保证学好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们还应该按照课程的实习实训大纲要求在课程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该门课程的实训任务。具体的考核办法和标准由老师制定并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这一阶段主要是结合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性较强的单项技能训练和专业综合能力的训练。
3.3、综合模拟岗位
这主要由学校提供所需的场地和其他设备,在校内建立模拟公司让学生经营,使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让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与连锁经营、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合作学习,进行相应的组织活动。对于学生组建的物流公司或快递公司,要注意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由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来监督运营,公司的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由学生来担任,老师可以组成董事会,指导教师可以作为董事长,关键的重大问题由教师进行引导与指导。
3.4、物流专业体验
在实践教学中由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到物流公司、货运基地的一线工作现场参观学习,熟悉企业的真实运作状况。并且针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调研。比如针对物流企业管理认知、市场调查、物流营销策划、运输调度、配送技术、谈判推销与配送设计、国际货代等课程内容进行实际调研,要具体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分方向进行培养。
3.5、毕业实习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学生就业之前,对其进行有计划的岗位能力适应性训练,以此来减少毕业后在工作单位的适应时间,使他们毕业后能尽快的胜任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比如与学生的就业联系最紧密的顶岗实习就是可采用的一个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物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要把物流管理专业办成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学术氛围浓厚的管理学科,就必须凸显学生能应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技术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切实促进当今物流业的发展,加快社会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