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孕育四大机会
更新时间:2020-10-07 01:00:08
在我国,冷链产业目前尚处于行业的萌芽阶段,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大众消费水平的逐年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中国冷链物
在我国,冷链产业目前尚处于行业的萌芽阶段,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大众消费水平的逐年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拥有良好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冷链产业投资交易活跃,市场资源整合频繁,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并购交易已形成一定规模,冷链产业升级与重组后的发展成为行业迫切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10年交易金额近90亿元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品质食品和医疗用品的需求提升,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冷链物流行业正在国内迅速崛起。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商超和连锁餐饮的积极扩张等种种因素都推动了冷链物流行业的普及。回顾中国冷链物流行业近十年来的发展,10年间行业交易金额接近90亿元,投资交易接近40起,2010年冷链物流企业的投资交易还出现了井喷现象,整个行业的投资并购交易俨然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事实上,冷链物流企业并购交易在最近三年表现得最为活跃,例如美冷集团、美国普菲斯、太古集团、日本大和运输公司黑猫宅急便、日本三井物产等外资龙头企业都开始陆续进入国内市场,而一些外资私募风投也对国内冷链物流企业显示了极大的关注。在过去10年的投资交易主体中,国有企业一直是积极的参与者。它们通常倾向与外资企业进行合资,而这种“国企+外资”的合作模式占到冷链物流合资企业的75%。此外,国有企业出于对上下游资源互补等因素的考虑,也常常发起行业兼并收购。而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由于重资产、运作周期长、规模受限、法律标准尚需健全等原因,国内资本市场对冷链物流显示了较低的投资意向,因此民营企业较多选择引入外资私募基金。
主旋律:兼并收购
从过去10年的兼并收购案例中可以看到,企业往往通过兼并收购以获取冷库资源或综合冷链能力。深圳到拉萨物流目前,国内冷链物流的投资交易活动参与主体包括物流企业、冷链物流的上下游企业、商业地产开发商和私募基金四类企业。其中,物流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最为活跃。物流企业通过大力获取并整合行业资源,提升专业技术和管理运营能力,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这类行业案例具有相当深远的参考意义。
2004年,中外运收购上海裕和冷藏快运有限公司,并建立中外运裕和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开始进入冷链物流市场。该阶段的中外运看中的是上海市场的冷藏业务,准备在上海嘉定区工业园建立物流冷库。2012年,中外运与普菲斯亿达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中外运普菲斯亿达(上海)物流有限公司。合资公司结合普菲斯亿达的专业冷库仓储资源、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方式,以及中外运的运输优势,并投入高标准的运输车辆,为全国的高端客户提供冷链物流服务。
2008年,招商局国际收购蛇口的华南冷库,将其改造为招商冷链,作为招商局发展冷链业务的起步平台。两年后,招商局国际与全球最大的冷链仓储物流服务商美冷公司合作,组建招商美冷物流有限公司。该公司收购了招商冷链70%的股份,以及为跨国大型食品企业服务的康新物流。招商美冷结合招商局集团的品牌影响力、财务实力、港口网络和海运物流优势,美冷集团先进的管理经验、冷链技术和业务运营能力,以及康新物流的优质客户资源,致力于为国内和其他亚洲地区的客户提供冷链物流服务。招商局国际通过一系列投资交易活动,深圳到阿克苏物流从港口运营业拓展到冷链物流行业,投资目的从获取单一的冷冻仓储业务延伸到获取与港口相关联的综合冷链物流服务,从而成为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
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到,大型物流企业往往通过收购单一的冷库资源进入冷链物流业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与国外领先的冷链物流企业合作建立合资企业,获取综合的冷链物流技术资源,以提升行业专业技术和服务客户的能力,实现规模扩张,并逐步建立起其在国内冷链物流业的重要地位。
其次,对冷链有需求的上下游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与物流企业携手拓展国内冷链物流市场。这类行业投资交易案例也非常值得关注。2007年,台湾统一集团旗下专责冷链物流的统昶行销公司与杭州佑康食品集团共同投资建立浙江统冠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旨在成为国内第一的第三方低温物流品牌。该公司依托统一的冷链物流操作经验,以及佑康食品以杭州为中心的冷链物流网络,着手开发国内冷链物流市场。同年,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原三元集团)与日本双日株式会社、双日(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一家现代物流企业——北京三元双日食品物流有限公司。该公司自建三类温度带(冷冻、保鲜、常温)物流机能的大型配送中心,配备“三温带”配送车辆,为多个食品公司、商超的批发业务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在这两个案例中,对冷链有需求的上游企业通过和冷链食品企业合作,把冷链物流拓展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部分客户基于商业机密和存在竞争关系的考虑,对这种类型的冷链企业仍然有所保留。
地产开发商擅长获取土地,外国领先冷链物流企业进入中国时,也会考虑与地产开发商合作,从而争取区位优势。全球最大冷冻物流企业之一的普菲斯在2009年与大连亿达集团合作,成立普菲斯亿达冷链物流公司。通过亿达集团拥有的土地资源和优势,普菲斯亿达在上海临港等地获得具有战略价值的位置,建设临港冷链物流中心。2012年,普菲斯针对华南地区高端肉类以及海产品的冷链物流需求,又与东莞创裕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虎门港冷冻品物流中心项目。与地产开发商的合作一般会新建冷库,因此这些冷库也具有较高标准。然而,单个商业地产开发广州到毕节物流商往往难以满足全国市场的布局需求,冷链物流企业需要寻找多个合作伙伴以满足扩张需求。另外,部分民营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引入私募基金的投资,扩大覆盖网络,增强硬件设备的竞争力。这类投资活动中融资规模最大的是山东荣庆集团。山东荣庆在2004年获得香港今日资本集团的2亿元投资。荣庆利用资金购买和建造储运设备,积极扩大冷链物流的覆盖网络,全力打造包括仓储、运输、配送、分拣、包装在内的冷链网络。 2011年,荣庆集团又获得加拿大Pamoja集团的3亿元注资,而这次融资的主要目的是投建高端冷链物流项目。通过私募基金的注资,冷链物流企业快速弥补了资金不足的短板,在短时间内完成冷链网络的扩张,同时也借助了外力来完善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自身的管理理念。但是,接受私募基金的投资,股权被稀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独立运营。
冷链物流四大机会
经过十年的兼并收购合资合作,国内冷链物流行业的大格局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与成熟市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行业的发展现状也呈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行业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普遍陈旧老化等。综合上述,罗兰贝格认为冷链物流行业未来的兼并收购存在着四大机会点:
机会一: 产地和中西部的冷链发展机会。中西部城市和产地仍存在较大的机会,但投资者也需要考虑该区域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对冷链物流的应用程度以及该区域的供应和竞争态势。
机会二:价值链整合的机会。独立冷库和长距离运输的竞争非常激烈,投资者应该考虑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和提升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机会三:与上下游企业合作的机会。部分冷链食品制造和零售企业考虑把冷链物流打造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把原来冷链物流的内部职能发展成为服务自己和外部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投资者可以对这一类企业进行跟踪以挖掘投资机会。
机会四:新市场机会增长点。新进入者正在挖掘B2C冷链物流的机会。虽然目前B2C的冷链物流只是处于萌芽阶段,即使在一、二线城市也是发展中的市场,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成长中的市场机会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