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浅析
更新时间:2020-08-25 02:00:03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物流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要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客观发展要求。笔者从实际工作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物流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要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客观发展要求。笔者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探讨。
现今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的培养模式相对于现代物流珠海到晋江物流业迅猛的发展来说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开办物流管理专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因此必须进行整体的规划,全面的改革和积极的创新。
一、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就明确规定了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因为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的时间非常短,物流实训的场地等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所以基本都是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必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二,可以说,无论是企业内部物流、外部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的各个环节都是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从这个角度讲,物流专业所具有这种非常强的操作性的学科性质也决定了在物流专业教学中必须要强化实践教学。
二、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主要有四个:首先就是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强化和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使得学生都能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其次就是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认识新事物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再次就是要通过适当增加探索性的实践教学内容来突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就是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应在课程设计、综合能力训练、实验教学、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等教学模块中尽力多增加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充分发挥自我主动性和积极性才可以完成的教学环节,不断提高学深圳到晋中物流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物流专业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措施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虽然物流行业是个宽口径的行业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需要的技术技能繁杂,在管理上也具有较高的层次。高职学生在校3年左右的学习时间,但是完全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实际只有1年左右,因此,短时间的学习不可能掌握物流行业涉及的所有知识和技术,只能掌握其中基础的、通用的一部分。因此物流专业建设目标的口径宜窄不宜宽,在制订物流专业培养目标时应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与本院校的自身特点,突出特色,重点考虑学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根据这些情况确定专业面向的具体岗位群。(2)建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物流行业人才结构可以大体分战略层、策略层和操作层三个质量层次,其岗位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在明确培养目标后必须要紧紧围绕预定的培养目标来制订教学计划,尤其是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完善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具体来说应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综合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或顶岗实践等实践教学课程。(3)构筑“双师型”教师专心工作的大环境。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培训的方式,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的途径来积极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构建起后,还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支撑才可以发挥好作用。为此,首先高职院校要定位好自身发展的核心主导力量,那就是做好学校文化及收入分配工作。其次高职院校还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及公平的竞争机制,为教师队伍的专心工作提供大的环境。(4)增加多媒体教学和实训课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常来说要将重点放到三个层面:一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二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三是教学过程的职业性。技能训练、教学实习、定岗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各个学校在建立物流实训室时,不可能把所有的物流设施设备一并购买。因此,教师在讲述一些实训室没有的设施设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等其他的形式,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图文并茂、生动逼真。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力求建立良好地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技能训练场所,为教师提供更专业的学习平台。(5)运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考核模式改革,针对理论课程、实训实验课及课程设计等课程来说,可以根据这些课程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比如可以采取口试、实践操作考试、成果整理、报告编写、论文及答辩等考试模式。但是不管是采取何种模式,都必须要将重点放到考查学生的能力方面,慢慢走出传统的只注重知识记忆的考核模式。
参 考 文 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育部16号文
[2]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3]张滨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企业导报.2010(12上)
[4]谢五洲,郑浩昊.对高校物流类毕业生就业的冷思考[J].江苏商论.2006(韶关到临沧物流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