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更新时间:2020-09-09 20:00:0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本文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本文对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作者教学经验,对新时期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进行了简要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需要大量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突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目标发展。
1.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现状
物流管理是基于全球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的资源整合管理。物流业作为新型服务产业,在我国已被列入十大振兴规划产业,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物流人才需求日益紧迫,特别是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为紧缺,因此必须把物流教育和物流人才培养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当前我国物流教育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1.1课程体系不完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具体而言:(1)课程涉及面很广,但缺乏深度。物流管理涉及多门课程,鉴于课程安排的需要,很多课程老师只能点到为止,学生学不到精华。(2)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一些学时数较多的课程集中时间上课,影响教学效果。(3)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与物流管理实践结合较紧密的应用型课程则很少涉猎。
1.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
由于我国物流专业教育起步晚,加之硬件设施欠缺等多方面原因,物流管理教学中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然而,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内容。此外,学校对实践环节投入较少,很多实习指导和实践环节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实践的目的。
1.3理论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备
虽然物流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但是我国物流专业发表并不慢,现在已经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并且有一批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经验的师资队伍。尽管如此,面对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变化,很多教师虽然理论功底都比较扎实,教学经验也比较丰富,但是普遍缺乏到企业实践的经验,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需要。
2.新时期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新时期我国物流佛山到绵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当期时期,必须理清办学方向,改革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市场需要准确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和市场需要相适应,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针对上述问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进一步完善。
2.1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针对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为使教学和社会市场需要相适应,我们在课程设置的时候,针对专业学科特点和实践应用需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设计方面注意合理分配教学计划,主要专业课程重点讲授,其他学科可以适当安排。专业课程注重深度性,优化专业课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学术探讨,培养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总之,课程设置应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的就业人才方向相适应。
2.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岗位能力培养
2.2.1加强物流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管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由于物流专业较强的实务性和实践性,物流实验室已成为物流教学的重要阵地。物流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物流实训的平台,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减少课程的课堂授课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验时间,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2.2.2实施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载体来讲授课程知识点,是要求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要求学生自己计划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项目教学法不仅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而且通过项目间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3利用教学软件模拟企业实操流程,让学生进行定岗训练
利用教学软件开展物流管理模拟实验,使学生亲临其境,明确学习目标,更加深刻地了解学习内容,培养实际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通过角色的定制分配,模拟商务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调度管理、综合结算、统计分析、客户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的执行过程,让学生充分进行实际演练,通过提供每个业务环节的过程演示,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流程系统设计思想和企业业务模式的理解。让学生担当不同的角色,达到对整个业务流程及管理的了解和掌握。
2.3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实现教师“双师型”、“企业化”
为了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应创造条件大力支持教师深入一线企业内部,参与企业的相关项目,并鼓励教师多参加岗位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使教学与时俱进,可以通过聘任一些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教学,这样保证教学内容与行佛山到宁夏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一致,保证了教学的实用性和教学效果。
2.4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学生在学校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了一定技能,但是理论和实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学生只有深入企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才算真正的掌握。因此,为加强实践教学的效果,必须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本领。
我校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引进资金、自筹资金、校企珠海到黄山物流合作等多种途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同时提高实验实训室的利用率,逐步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去实验室学习,定期安排老师指导操作,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和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延长实习时间,强化学生岗位能力。改革与企业的合作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尝试新的体验性实习、顶岗实习等方式,企业对学生实习实行岗前培训和具体指导,并对后期学生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真正为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我校物流专业90%以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从事快运、货代与报关、企业物流等相关岗位,基本与我们的专业培养方向保持一致。
3.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教育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把物流教育和物流人才培养放在战略重要位置上考虑,结合市场需要准确定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大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培养出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科]
【参考文献】
[1]李晓文,王积俭.浅论我国高校物流教育现状与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江苏商论,2004,(7):47-48.
[2]孙勇,杜云林.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12):84-84.
[3]石建敏,赵立影,孙国良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4):48-51.
[4]聂绪学,李昌凰,朱丽芳等.论普通高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J].中国电力教育,2007,(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