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发展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研究
更新时间:2020-09-30 09:00:02
摘要江门发展先进制造业,对现代物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推进江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打造珠三角西部区域性物流中心,
广东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明确提出了江门市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要求,为此江门制定了《江门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在规划中对江门物流业的现代化服务及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相辅相成发展,同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以物流、专业市场等聚集要素和提供生产服务功能的产业为支撑,物流和专业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又以制造业的发展为基础,是促进江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1 江门建立现代物流系统的基础条件
1.1 物流基础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的建设,江门目前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了以江门市区为中心,公路、水路互相衔接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高速公路方面已初步形成以佛开高速、开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新台高速、江鹤高速、325国道、江中、江肇等国道省道公路为骨架,辅以县乡公路为支线的公路运输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前茅。江肇、江中、江珠等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广珠准高速铁路的兴建,将使江门内陆交通更趋完善。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通过西部沿海和江珠高速公路与江门9条高速公路紧密相连。水陆运输方面拥有江门港、新会港、台山港等6个港区口岸,全市港口泊位295个,年吞吐能力2 438万吨。
1.2 物流企业实力增强
2009年,江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物流业占GDP的比重达14%。全社会完成水路货运量6 691万吨,货运周转量75.69亿吨公里,港口货运吞吐量4 170万吨,邮政业务总量近3.94亿元。目前全市共有物流相关企业3 166家,其中规模以上物流企业26家。近几年,一些企业采取了各种形式的物流新模式,以谋求快速发展。如物流金融、专业市场、农业物流等,这些企业加速了江门物流业的现代化进程。
1.3 产业基础较为坚实
江门工业基础厚实,制造业发达,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从传统加工业到高新技术产业等配套较为完备的外向型工业体系,逐渐形成了机电、纺织服装、食品、造纸及纸制品、电子信息、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和摩托车、新材料、五金卫浴、电子信息等1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17个省市级专业镇,并拥有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化纤服装、金属制品等4个产值超300亿元的产业集群和3 000多亿元的工业规模。现有工业年销售额500万以上的企业2 111家,建立工业园区73个,这些都为江门的物流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货源。此外,江门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十一五”时期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35.29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22家落户江门。江门工业规模的扩大为物流行业提供发展的基础,并加大了物流市场的需求。
1.4 商贸业发展基础好
近几年,在江门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江门商贸物流得以较大的发展,其中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物流节点有:银洲湖北部物流园区(天马港区、双水港区),江门西江国际物流园区(高沙港区、外海港区),蓬江区环市综合物流园区(包括江沙路专业物流园区、白沙商贸物流园区),江会商贸走廊综合物流园区等。同时,专业市场也颇具规模,已运营的具有一定规模(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专业批发市场12个,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6个,工业类批发市场6个。江门市专业批发市场数量逐渐增多的同时,市场规模(成交额)也不断增大,据统计,12个批发市场在2008年成交额约71.1亿元,同比增长12.1%。物流节点和专业市场的发展推动了商贸物流的发展。
2 江门建立现代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现代物流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江门市多数企业和部门物流观念淡薄,对现代物流业服务对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和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认识不足,仍局限于交通运输、仓储、搬运等传统物流业,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企业发展乃至对全社会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独特作用以及对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的战略意义,使更多的企业热衷于选择自营物流方式,向运输公司购买运输服务或向仓储业购买服务往往还只限于一次性和临时、分散的物流服务。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运营模式,很大程度限制和阻碍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部分企业还存在重生产、轻物流,重自给、轻外协的思想,物流的很多方面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区内民营企业对现代物流无迫切需求,多数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自购、自储、自运部分过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由于物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外资企业只能自建仓储等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2.2 物流园区建设缓慢
由于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目前江门市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物流园区,有的港区具备发展成较大的物流园区的其他条件,但或局限于土地资源紧缺,或局限于物流需求,或局限于集疏条件。专业集散市场的规模不大,最大的年交易额只有十几亿元,而广州、深圳、佛山等市不少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00亿元。 江门港作业区、江会商业走廊、司前不锈钢工业区虽然具备发展成较大的物流园的其它条件,但局限于诸多因素综合影响,未能进一步发展。同时,部分物流园区只是个别大企业自我需要自我发展的物流“车间”,并没有起到公共型物流园区或者物流基地的作用。
2.3 物流专业化程度低
江门现有物流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装备落后。运输车辆车型偏小、缺少营运集装箱车,大部分是一户一车。仓储设施陈旧落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难度较大。特别是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面临着改革和转型的双重任务;由于历史原因,市场经营主体长期处于分散、割裂、单一、低效的状态,难以形成综合、高效、便捷的社会服务网络。物流专业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偏低,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有实力、信誉好的物流企业在江门设立广东西部总部的不多,大部分只是以江门作为货物中转站。能够提供全国性物流服务网络的企业不多,而提供全球性物流服务网络的企业更是没有。
2.4 港口物流能力不足
江门的港口主要以河港为主,西江、谭江航道的通航能力一般在3 000吨以下,银洲湖水域虽然较深,但由于崖门水道有沙泥淤积,要满足1万吨轮满载通行则疏浚工作量很大。江门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资源,但目前海港建设比较落后,台山渔塘港建设虽已历时超过10年,但进展很慢,未能形成较大的吞吐能力。因为侧重于临港产业发展,港口建设未能同步推进,港口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脱节,作业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互相牵制以及港口业主经营不善等历史原因,导致江门港作业区面临港口功能不够完善,泊位少、航道等级较低,公用作业区吞吐能力不足,出现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入银洲湖而未有万吨级码头靠泊的局面。港口没有定期国际航班,既增加经营成本,又影响口岸形象,极大地制约着港口物流的发展,并致使后方的物流园失去了重要支撑环节。
2.5 专业物流人才短缺
物流人才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物流企业成长的保障。江门地区的物流教育、物流培训还比较少,难以满足整个行业的需求,企业普遍反映缺少物流专业人才,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瓶颈”。目前江门的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普遍较低,学历普遍较低,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很难满足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也难以满足为客户工商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要求。
2.6 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重要标志。近年来,江门市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江门市物流业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程度低,企业在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方面面临投入大、难度高、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客观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在调查企业中,有67%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但是依然有33%的企业没有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所有企业中,50%的企业有运输和车辆调度等信息管理系统。26.7%的企业每年信息系统建设投入占收入的5%以上,66.7%的企业仅占收入的3%,企业对信息系统建设投入关注不足。
企业中使用条形码和自动识别系统占25%,使用EDI技术的占21.4%。41.2%企业的内联网已覆盖所有部门,29.4%企业的内联网覆盖部分部门,还有29.4%的企业没有建设内联网。41.2%的企业已建立独立的企业网站,58.8%的企业或是正在建设或是不打算计划建设。仅仅有11.8%的企业有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的部门。在调研中,企业中应用信息化手段较多依次是运输、库存和采购。而且,企业中有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的非常少。江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3 江门建立现代物流系统总体发展思路及产业布局规划
江门市长期坚持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产业布局相对分散,物流社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已经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因此在新一轮经济格局调整之时,建立现代物流系统以促进物流业态的发展,并以此汕头到鹰潭物流为支撑,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
3.1 总体定位
把江门定位为珠三角西部区域的物流中心。以珠三角为依托、以制造业为支撑,与周边城市互补协作,充分发挥江门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努力把江门建设成为服务粤港澳、沟通粤西、辐射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珠三角西部物流中心。
3.2 建设目标
3.2.1 近期目标(2012~2015)
首先,形成比较通畅的外部运输通道,完善基本保证物流作业需求的现代物流服务设施。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设施,基本形成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初步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构建一个有利于促进物流建设的政策法规环境,提高企业实现物流外包的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杠杆推动物流企业发展。
其次,培育一批能具有较高质量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建立具备一定市场竞争能力和物流服务能力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在切实满足本地企业物流需求基础上,辐射到周边区域,初步成为粤西重要的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境内外大型物流企业落户江门,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尽快形成若干技术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
再次,重点把银洲湖区域建成面向港澳、海外、华南、大西南,集仓储、加工、配送、保税于一体的开放度高的在境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物流基地。将江门西江国际物流园区、江沙工业走廊物流园区(含棠下产业物流园区、蓬江区环市综合物流园区)建成为在省内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物流基地;初步形成广海湾物流园区。
最后,物流效率不断提高,到2015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9%左右,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下降到18%。
3.2.2 远期目标(2015~2020) 首先,建成完善便捷畅通的内外物流通珠海到益阳物流道,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及装备,拥有能保证现代化物流作业需求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形成海运、汽运、铁运、内陆水运四维一体的综合物流网络体系,实现多级无缝联运模式。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社会物流信息化,极大提高物流资源共享和物流运作效益。
其次,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现代物流服务企业,完善整个物流供应链管理,不断发掘、提高物流系统的增值服务。到2020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左右,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下降到16%。
3.3 产业布局
江门的总体物流布局可采用“3个园区,20个物流中心”的方案,重点3个物流综合园区和20个物流中心。
3.3.1 建立3个物流园区
综合考虑区域总体规划、产业布局、交通条件、地理区位、土地经济性以及现有资源的利用、物流的合理流向等各种因素,根据江门市整体产业发展的需要,考虑商品流向规律和流通量,江门市配套规划了3个主物流园区,作为第一层次节点,即以新会港国际货运码头及周边区域物流企业为核心形成的银洲湖现代物流园区,以南新区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以鹤山货运站综合市场及周边区域物流企业为核心的鹤山现代物流园区。其功能定位及布局见表1:
3.3.2 建立20个物流中心
结合江门城市形态、交通运输网络布局及各镇区经济发展状况,在不同方位、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及高速公路汇集处,配套规划了20个物流中心,作为第二层次节点,分别包括现有的14个物流中心:古井物流中心、三阜港国际物流中心、司前不锈钢物流中心、大敖集装箱物流中心、双水纸业物流中心、水口卫浴产业物流中心、杜杬物流中心、江沙路工业物流中心、江湾围物流中心、江顺达物流中心、德润物流中心、高沙港综合物流园区、百汇批发市场物流中心、广海汕头到孝感物流湾物流中心。正在规划建设的6个物流中心:台城北坑产业物流中心、开平产业转移物流中心、恩平城市配送物流中心、恩平产业转移物流中心、鹤山港国际物流中心、新兴物流中心,具体在下属区县分配及功能定位见表2、表3:
4 结束语
江门市长期坚持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产业布局相对分散,物流社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已经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因此在新一轮经济格局调整之时,规划并建立现代物流系统以促进物流业态的发展,并以此为支撑,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