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探微
更新时间:2020-08-31 15:00:01
【摘要】物流业是社会生产系统交换环节的主要支撑力量。现代物流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发展水平还
物流业是社会生产系统交换环节的主要支撑力量。现代物流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物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现出发展空间广阔、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融合态势明显、绿色物流理念引领产业发展等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资源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随之不断扩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正逐渐演变为物流与供应链的竞争,有“第三利润源泉”之称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正越来越受到企业和社会追捧。同时,现代物流理念、方法的创新和技术的应用,推动着传统物流产业领域的运输、仓储、货代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从而形成服务模式多样化、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竞争体。
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概况
现代意义的物流业是指通过先进组织管理方式和手段,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设施,高效有序管理和配送产品的新型服务业,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加工、配送与信息处理等环节。当前,物流产业在世界各国已成为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的新兴第三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日趋成熟完善,不仅形成了各自相对完善的物流网络,而且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都能提供网络化的服务,物流各环节环环相扣,搭建了从企业到客户全程衔接的物流“供应链”。
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过程有两大特征:首先,目前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物流理论。其次,各国物流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以日本为例,随着日本国内生产不断扩大和消费剧增,日本政府开始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兴建高速道路网、港口码头、商品流通枢纽等各种基础设施;各物流企业也积极搭建完善的物流体系,构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设施;在技术上大量引进新装备,实现从人工装卸向机械装卸转变;商品分拣、配送等物流软件被不断开发,在物流系统之间实现了联网,物流业的现代化为日本经济的腾飞提供重要的支持。
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2009年3月和2011年8月,国务院先后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政策扶持、企业重组、优化布局等方面给予物流业极大支持,在短时间内推动了国内物流业总体规模加速增长,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物流总额已达177.3万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62万亿元,是推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动力,农产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4.5%,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3.5%,受网络购物等电子商业形态的快速发展,快递业及与之相关的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物流业增加值实现3.6万亿元,交通运输、仓储、批发与零售、邮政物流增加值分别达8.7%、6.8%、9.8%、26.7%;物流业已经在我国GDP中占6.8%之重。①
现阶段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主要特征是:国内部分物流企业已经开始通过资本运作等多种渠道不断提升竞争力,尤其以航运和港口企业最为突出;完善网点布局,提高网络覆盖范围;物流企业之间不断通过战略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业务互补;信息化成为物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构建交易与物流、仓储联动机制,实现集成化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和运效;汽车、家电、网络购物、农产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市场增长加快,快递、配送业依靠快速的网络化、规模化和信息化成为物流业具汕头到林芝物流有成长性特征的主体;有别于传统物流节点设施仅为其他物流运作提供场所支持或物流服务企业“圈地”的状态,物流节点企业依托物流节点设施的物流服务创新成为物流业创新主要内容。②同时,外资物流企业凭借资金实力,不断完善网络体系布局,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加速在高端业务市场的扩张,对国内物流市场的渗透程度不断加深。
尽管我国物流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主要表现在:物流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管理中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现象还比较突出;物流运行效率较低,“物流成本高是影响我国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物流占到生产周期90%的时间,如果物流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节约204.796亿元成本”③;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普遍不高,经营模式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产业链条,服务内容有限;物流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足,物流网络点位分布不均,信息交换渠道不畅,物流园区、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专业人才缺失问题突出;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阻碍了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物流市场无序化现象突出;适合国情的本土化物流人才、物流标准缺失,物流企业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较低。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物流服务需求巨大,物流业发展空间广阔。从宏观层面来看,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作为服务业重要分支的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型时期,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将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利环境。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加使得物流资源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充分配置;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将会带动要素资源的流动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优化调整步伐将加快,依靠运输网络和交通枢纽的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将成为物流企业构建服务网络体系的战略布局重点;区域经济圈内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将为物流业实现一体化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和更好发挥各类物流园区的服务功能提高良好的产业支撑条件。
日益完善的物联网技术将推动物流业实现根本性变革。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发展的标志性成果,物联网最先在现代物流业中得到运用。美国、欧洲及日本纷纷将发展物联网作为国家性战略予以推广。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运用可以打造“智慧物流”,实现企业生产、采购、销售与物流等环节的智能融合,方便消费者反向追溯产品信息。物联网的传感、蓝牙、食品识别等技术能够提高物流环节全程“透明化”程度,创新物流管理和应用模式,推动物流业发生根本性变革。 “绿色物流”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随着资源约束加剧,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共识。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物流”理念逐渐被业界和社会接受、认可。所谓绿色物流,也就是物流经营管理要从生态角度着眼,最大程度减轻物流环节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具体来说,就是在运输、仓储、包装、加工、装卸等关键环节应用绿色环保材料和技术,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实现物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我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途径
深化物流业管理体制改革,创造相对宽松、顺畅的物流发展环境。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减少对物流业发展的干预,放宽对铁路、航空运输和快递行业的管制,把重心转到完善产业政策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和提供相关便利条件、政策措施上来。④因此,政府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配套政策,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和企业行为,尤其是要制定物流业税收优惠政策,使税率、征管方式、票据等与物流业运行相匹配,降低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加快物流业发展;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部门或地区分割,为物流企业构建全国性物流服务网络提供便利,促进国内完善的物流市场体系的形成。
加快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物流产业转移。深化物流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和加强高新技术在物流业的运用。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为目标,整合与优化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效率,实现对物流“供应链”集成化管理。加大物流标准化建设力度,推进物流标准的统一,实现与国际物流业标准接轨,推动物流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化。推进物联网建设,建立适合现代物流企业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网络体系,实现物流产业内部信息共享,形成健全的物流服务功能和经营能力。整合物流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物流企业间的合作,壮大物流企业规模,延长产业链,着力发展集采购、制造、配送、金融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积极发展绿色物流。政府应充分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以绿色物流理念来指导物流产业政策制定和对物流产业进行统一整体规划,出台扶持政策,调动企业和全社会发展绿色物流的积极性;把绿色理念贯穿到新建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已有设施的改造过程中,防止重复建设和浪费,完善综合性的交通运输网络。企业要积极研发和应用绿色物流技术,在物流业和供应链的生产加工、运输、配送、包装、装卸等关键环节深圳到咸阳物流应用环保材料,减少物流环节污染源的发生。
【作者分别为青海大学财经学院讲师,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中国物流与采购网:“2012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http://www.chinawuliu.com.cn/lhhkx/201302/26/210410.shtml.
②汪鸣:“2013: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综合运输》,2013年第2期。
③刘军:《现代物流产业的组织模式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8页。
④钟祖昌:佛山到阳江物流“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物流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2011~2012)》,2011年11月,第15页。
责编/韩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