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分析视角下的企业物流系统探析
更新时间:2020-08-28 20:00:03
摘要学术界目前对企业物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论或管理学研究的范畴,即主要研究内部的要素关系与结构功能,对企业物流系统这个“群”或“集合”整体的
学术界目前对企业物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论或管理学研究的范畴 ,即主要研究内部的要素关系与结构功能,对企业物流系统这个“群”或“集合”整体的经济特性和经济规律却少有论及。本文论述了整体分析对于企业物流系统研究的重大意义,并由此给出企业物流系统的定义,特征及目标。
企业物流系统整体
目前对企业物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论或管理学研究的范畴,即主要研究内部的要素关系与结构功能,对企业物流系统这个“群”或“集合”整体的经济特性和经济规律却少有论及,而这一视角的转换对于企业物流系统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企业物流系统整体分析的意义
1.便于研究企业物流系统这个子系统与企业大系统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企业物流系统是由其内部各物流要素以特定结构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但它在自成体系的同时,我们却不能忽略它扮演的另一个角色――即它是“企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物流系统再怎么庞大、复杂和完美,它也注定只是“企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质的任务在于为企业提供有效率的物流服务,以帮助企业顺利实现自身的既定目标(见图)。因此,我们对企业物流系统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就是要本着以“企业”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把“企业”作为企业物流系统问题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属,探讨物流系统与企业整体目标实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这一大环境下,物流系统自身有何整体特性和运行规律,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最优的物流资源配置,最终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
企业物流子系统与企业系统的相互关系图
2.系统思维方法和物流系统化对解决企业物流问题的重要性。大量的企业在从事物流的相关活动时,并未将企业物流的相关要素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看待;或者即便是有了整体物流的基本认识,但并未实现企业物流的系统化运作,因而整个企业的物流业务仍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物流活动凌乱分散又效率低劣,最终导致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和物流成本都居高不下。这是其企业物流缺乏系统思维指导,物流管理未实现系统化的典型现象。从其本质特征上讲,企业物流的系统化就是要在系统共同的总目标下,把分散的子系统目标协调、集成起来,达到整体的最优状态,这对于一个受物流问题制约,渴望发展的企业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消除在企业物流边界问题上的传珠海到汉中物流统认识误区,加强相关经济理论研究对企业物流实践的契合程度和指导意义。国内一些学者一直认为,企业物流系统的研究范围是“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所有物流资源。这即是说,对企业物流问题的研究应该以企业自身的物流资产(即所有权)为其边界,应把企业自身的供应、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物的流动作为其全部的研究范围。那些对“物流企业(即一般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物流服务的提供商)”的相关研究,由于是在研究“其他人的事情”,是一个完全不同问题,因而不能纳入企业物流系统的研究范畴。
但我们认为,学术界中的这一传统观点,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它不但并没有真正运用系统思维方法来看待企业的物流系统这个整体,还严重地脱离了企业物流实践活动的现实状况,削弱了企业物流相关经济理论的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实际上,从严格意义上看,企业物汕头到周口物流流活动从来就没有完全地“自力更生”过,即是在企业完全自营物流的时代,企业也在大量有偿使用着水陆空和国家邮政等各种企业外的物流资源。特别是随着企业对物流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物流社会化分工趋势的逐渐加强,企业的物流活动就更加明显跨出了企业这个狭小范围,向外以最舒展的方式扩展到了社会化物流的各个角落。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有利的物流资源,丰富和提升自身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成功的秘诀。事实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对企业物流系统的理解,再也无法局限于企业自身物流资产的范围,而应该突破资产所有权的限制,在认识上以“企业活动”而非“物流资产的所有权”作为企业物流系统新的边界,以便于人们从整体把参与完成该企业物流活动的所有相关物流资源,都看作企业物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满足企业物流实践的新的需要。可见,企业物流系统边界的扩展,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企业物流系统的内涵,并且也使得相关的理论研究更加贴近实际,从而增强理论对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整体分析视角下的企业物流系统的内涵
系统(system)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systema”,表示“群”、“集合”等。英文中的system有多种中文释义,可以翻译成体系、系统、体制、制度、方式、秩序、机构、组织等。根据系统思想的发展,可以将系统进行如下的定义: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相互区别并相互联系的要素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形成的整体。这一定义的核心在于: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要素和系统都是相对的概念;系统要素应该能够区分;要素相互联系;要素的结合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系统是一个整体。
所谓企业物流系统,则是指由参与了企业的物流活动全过程的所有物流要素,为了实现企业物流目标而形成的整体。它包括了三层基本的内涵。一是企业物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这个整体是由参与了企业的物流活动全过程的所有物流要素共同组成;三是组成整体的目的在于完成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一般认为,企业物流系统的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物流服务目标,即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数量、适当质量的适当商品送到适当的地点(To deliver the right goods in right number and right quality to right place at right time);二是物流成本目标,即在提高系统所需的服务水平的同时,使系统的总成本最小。
三、企业物流系统的特征
企业物流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整体性。企业物流系统的整体性指系统必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区别又有一定相关的要素组成的整体。企业物流系统的整体性表现为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各要素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系统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整合系统组成各部分、各层次的协调运作和互相衔接,使系统能有序、有效地整体运行,呈现出各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功能,即要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简单表示为“整体要大于各部分的简单之和”。
2.目的性。任何系统都是以实现某种功能为目的的,有很明确的目标。为达到这些目标,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功能,这正是不同系统之间彼此区别的重要因素。这些目标必须用一些指标或标准来反映。比如物流系统给企业节约的资源消耗量、节约的成本具体是多少。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从整体上协调系统各部分的工作,为达到目标而从各方面来设定标准。
3.关联性。企业物流系统的关联性指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系统内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要求系统各部分要根据目标而协调运作,避免“内耗”,从而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
4.适应性。任何系统都隶属于更大的系统,处于一定环境中的系统总会受到环境的约束和限制。环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够经常与外部环境保持最佳的适应状态,才能存在。为了不被环境所改变、甚至淘汰,系统必须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就是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企业物流系统也会随外界条件的改变,作出相应的调节。
5.动态性。一般的物流系统总是联结多个生产企业和用户,随需求、供应、渠道、价格的变化,系统内的要素及系统的运行经常需作相应的变化,所以物流系统是一个具有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环境能力的动态系统。为适应经常变化的社会环境,人们必须对物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经常不断地修改、完善,这就要求物流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与可改变性。
四、企业物流系统的目标
1.服务目标。企业物流系统是联结着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因此要求有很强的服务性。企业物流系统采取送货、配送等形式,就是其服务性的体现。
2.快速、及时目标。及时性不但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流通对物流提出的要求。快速、及时既是一个传统目标,更是一个现代目标。其原因是随社会大生产发展,这一要求更加强烈了。
3.节约目标。节约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规律,在物流领域中除流通时间的节约外,由于流通过程消耗大而又基本上不增加或提高商品使用价值,所以领先节约来降低投入,是提高相对产出的重要手段。
4.规模化目标。以物流规模作为物流系统的目标,是以此来追求“规模效益”。生产领域的规模生产是早己为社会所承认的。由于珠海到六安物流物流系统比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差,因而难于形成标准的规模化格式。在物流领域以分散或集中等不同方式建立物流系统,研究物流集约化的程度,就是规模优化这一目标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