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国,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区域物流金融业务是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在1999年开展的。但是,早在民国时期,贸易发达的上海地区,就出现了类似的区域物流金融业务,当时时局动荡,大多企业艰难经营,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也都是慎之又慎,于是有的企业就想出一个办法,把广州到香港物流仓库里的存货质押给银行,以换取银行的授信,而银行为了扩大授信的同时能降低风险,便委托资质较好的仓库进行监管。这就是区域物流金融服务在中国的萌芽。目前,国内对区域物流金融的定义还没有统一,通常把与物流和企业融资相关的金融服务称为物流金融,类似的表述还有存货质押、货权融资、物流银行、物资银行、融通仓、商品融资等。最被广为认可的定义是:在供应链业务中,运用金融工具使物流产生的价值增值的融资活动称为物流金融。物流金融涉及三个主体:物流企业、融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合起来为融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三方对此业务的开展都非常迫切。

一、世界各国区域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

1.发达国家的区域物流金融业务。国际上,最全面的物流金融规范体系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以及菲律宾等地。以美国为例,其物流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之一是面向农产品的仓单质押。仓单既可以作为向银行贷款的抵押,也可以在贸易中作为支付手段进行流通。美国的物流金融体系是以政府为基础的。早在1916年,美国就颁布了美国仓库存贮法案(US Warehousing Act of 1916),并以此建立起一整套关于仓单质押的系统规则。这一体系的诞生,不仅成为家庭式农场融资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农业营销系统的效率,降低了运作成本。

2.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物流金融服务。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物流金融业务开始的较晚,业务制度也不够完善。非洲贸易的自由化很早就吸引了众多外国企业作为审查公司进入当地。这些公司以银行、借款人和质押经理为主体,设立三方质押管理协议(CMA),审查公司往往作为仓储运营商兼任质押经理的职位。通过该协议,存货人,即借款人在银行方面获得一定信用而得到融资机会。此类仓单直接开具给提供资金的银行而非借款人,并且这种仓单不能流通转移。在非洲各国中较为成功的例子是赞比亚的物流金融体系。赞比亚没有采用北美以政府为基础的体系模式,而是在自然资源协会(Natural Resource Institute)的帮助下,创立了与政府保持一定距离、不受政府监管的自营机构――赞比亚农业产品代理公司(The Zambian Agricultural Commodity Agency Ltd )。该公司参照发达国家的体系担负物流金融系统的开发和管理,同时避免了政府的干预,从而更能适应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

3.中国区域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国外物流金融服务的推动者更多是金融机构,而国内物流金融服务的推动者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金融服务是伴随着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而生,在物流金融服务中,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更加复杂,除了要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外,还要跟金融机构合作一起提供部分金融服务。国内学者关于物流金融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是物资银行、融通仓等方面的探讨,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传统物流金融服务展开的,未能从供应链、物流发展的角度探讨相应的金融服务问题。如罗齐和朱道立等(2002)提出物流企业融通仓服务的概念和运作模式探讨;任文超(1998)探讨了引用物资银行概念解决企业三角债的问题。在国内实践中,中国储运集团从1999年开始从事物流金融部分业务。物流金融给中国储运集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最近该集团公司珠海到绍兴物流总结了部分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并在集团所有子公司进行推广。

二、目前国内主要的区域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随着中国区域物流业、金融业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区域物流金融的服务模式也逐渐出现,并在实践中发展创新,目前出现了多种物流金融模式,不同的物流金融模式具有不同的操作模式,并且在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活动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一)垫付货款模式

垫付货款模式的操作流程是:发货人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送货,第三方物流企业应首先按照合约垫付扣除物流费用的部分或者全部货款,接着第三物流企业向提货人交付货物,同时向提货人收取发货人的应收账款,最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与发货人结清货款。

(二)仓单质押模式

仓单质押分为典型仓单质押模式和综合仓单质押模式。

1.典型仓单质押模式。典型仓单质押模式是仓单质押的基本模式,融资方把货物存储在金融机构指定的仓库后,凭仓库开具的货物仓储凭证即仓单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金融机构根据货物的价值向客户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资。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融资方与金融机构签订的质押贷款合同以及三方签订的仓单质押业务合作协议书,根据质押物寄存地点的不同,对融资企业提供两种类型的服务:一是对寄存在本企业仓储中心的质物提供仓储管理和监管服务;二是对融资方寄存在经过金融机构确认的本企业之外的其他社会仓库中的质押物提供监管服务,必要时才提供仓储管理服务。

2.综合业务型仓单质押模式。综合业务仓单质押模式是金融机构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授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额度,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便捷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监控质押贷款业务的全过程。这种运作模式把大部分的业务操作集中到第三方物流企业身上,金融机构只要负责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统一授信,其他的都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

(三)保兑仓模式

保兑仓业务是仓单质押的延伸。在保兑仓业务模式中,制造商、经销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银行四方签署保兑仓业务合作协议书,经销商根据与制造商签订的购销合同,向银行缴纳一定比率的保证金,一般不少于经销商计划向制造商此次提货的价款,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专项用于向制造商支付货款,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提供承兑担保,经销商以货物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反担保。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根据掌控货物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按比例决定承保金额,并收取监管费用。银行给制造商开出承兑汇票后,制造商向保兑仓交货,此时转为仓单质押。通过保兑仓,大大缓解了交易双方的现金压力,提高了资金周转,真正实现了制造商、经销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银行的多赢。

(四)物流保理模式

保理又称保付代理,是指出口企业以赊销、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保理商买进出口企业的应收账款,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企业资信评价、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等一系列的综合金融服务。在物流保理业务的运作过程中,客户在其产品置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之下的同时就能凭提单获得物流企业预付的货款,货物运输和保理业务的办理是同时进行的。从目前物流的发展趋势来看,第三方物流企业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当中,因而往往对于买卖双方的经营状况和资信程度都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因此在进行信用评估时不仅手续较金融机构更为简捷方便,而且其风险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

三、区域物流金融业务的主要风险

发展区域物流金融服务虽然能给区域内各个物流企业、客户、金融机构带来共赢的效果,但服务提供商却也同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有效的分析和控制这些风险是物流金融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目前,中国区域物流金融服务提供商面临的风险主要为以下几点:

1.内部管理风险。这也是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风险之一,包括组织机构陈旧松散,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层决策发生错误等。提高管理效率,优化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是管控该风险的主要关键。

2.运营风险。物流企业都会面临运营方面的风险。但从事金融业务的物流公司由于要深入客户产销供应链中提供多元的服务,相对的扩大了运营范围,也就扩大了运营的风险。从仓储、运输到与银企之间的往来以及和客户供销商的接触,运营风险无处不在。目前中国大多数物流企业尚处于粗放管理阶段,对此风险要加强控制,注重细节管理,加强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对各环节进行有效梳理,使风险降到最低。

3.技术风险。因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而引起的风险,比如价值评估系统不完善或评估技术不高,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造成信息不完整、业务不畅等。有能力的企业可建设一套适合自己的ERP系统,通过完善的系统来降低风险。

4.市场风险。主要针对库存质物的保值能力。包括质物市场价格的波动,金融汇率造成的变现能力改变等。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对市场行情以及宏观调控进行跟踪。

5.安全风险。质物在库期间金融物流提供商必须对其发生的各种损失负责,因此仓库的安全,员工的诚信,以及提单的可信度都要加以考虑。还包括对质物保存的设施能否有效防止损坏、变质等问题。一般都要对货物进行投保,且保额须高于金融机构给予企业授信的最高额度。另外,针对不同品种,比如酒类,电器类,监管商可在合同内约定,以外包装验收为标准,规避融资企业造假的风险。

6.环境风险。指政策制度和经济环境的改变。包括相关政策的适用性,新政策的出台,国内外经济的稳定性等。一般情况下,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对金融物流造成的风险不大。但国际环境的变化,会通过贸易、汇率等方面产生作用。

7.法律风险。主要是合同的条款规定和对质物的所有权问题。因为业务涉及多方主体,质物的所有权在各主体间进行流动,很可能产生所有权纠纷。另外,中国的《担保法》和《合同法》中与金融物流相关的条款并不完善,又没有其他指导性文件可以依据,因此业务合同出现法律问题的几率也不低。

8.信用风险。包括货物的合法性,客户的诚信度等,同时信用风险还与上述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安全风险和法律风险等联系密切。

四、基于区域物流金融业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

随着中国各个地区物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行业竞争将继续加大,中国物流企业将如何在物流巨头企业的夹缝中求生存?区域物流服务创新成为必由之路。在与物流金融的运作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应突破了原有的仓储、配送等职能,开始参与到企业的融资流程中,提供包括出质货物监管、信用评价、货物信息供应、还款担保等多种服务,在服务创新方面有所尝试,但与世界顶级物流公司相比其服务层面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本土物流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区域物流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使得“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结合”从概念变成了现实。它在拓展了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小企业与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是一种多赢性的金融服务产品。

1.基于供应链层面提供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服务。现代经济中,竞争已从企业层面上升到供应链水平,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找准自己在供应链中的位置,在产业上、下游的协调运作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物流金融的信用评价强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与核心企业的关系,要降低金融机构的借贷风险,增强企业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就必须实现物流网络的优化。3PL 作为连接供应链各节点的纽带,掌握着包括产、供、销等多方信息资源,对供应链有全局的把握,同时熟知物流专业知识,在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引入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必将在物流网络的优化业务中占据有利地位,提高物流企业服务的附加值。

2.基于物流业务的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例如在物流金融的运作中,针对金融企业的操作难点,利用自身业务优势,在不泄露业务对象商业机密的前提下提供相应参数,其中包括货物变现能力评估、变质风险评估、价格波动风险评估、企业信用评价等等。通过参与企业融资过程,与银行、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增加收入的同时锁住顾客,用服务打造企业的竞争力。当然,咨询服务供应领域不会仅限于物流金融,还可以扩展到包括投资项目策划、企业产品开发、物流成本核算等各方面。

3.在质押融资中,协助银行进行抵押货物的变现。质押融资中,一旦借贷方由于各种原因无力还款,抵押物资将被银行强行变现还贷。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开设抵押物收购或中介销售等服务,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网络优势,将存货转手销售,必要时还可将半成品进行简单再加工保障企业和银行多方利益,增加公司利润,促进物流金融顺利开展,实现多赢。

4.开展短期融资相关业务。物流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解决资金问题的可行渠道,但正如前文所述,由于银行自身的多方局限性,由银行作为主体推广物流金融还存在很多问题,相较之下由物流企业开展相关融资业务更符合行业要求。然而,广州到西双版纳物流限于法律规定,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物流公司不能以自有资金为企业垫付款项融通资金。虽然就目前来看,物流企业无法直接开展金融活动,但在物流金融的巨大投资回报下,相信很快就会有相关服务开发出来,在既不违反国家规定的前提下使物流金融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下有效开展。

相关文章

现代物流企业须提高核心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按国际经济惯例办事,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高职物流管理教学混合学习应用

高职物流管理教学混合学习应用摘要:一、混合学习的概念混合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与现代化的网络学习方式相混合,它既充分发挥教师对教学的引导、启发与监控作用,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培

2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析物流成本管理新理念

摘要物流成本是以物流活动的整体为对象的,是唯一基础性的、可以共同使用的基本数据。可以说物流成本是进行物流管理使物流

2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面临困境

摘要近年来,物流高等教育越来越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高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成了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2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浅析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途径

【摘要】通过对中小企业在物流成本的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优化策略的分析,从长远来讲对中小制造业物流成本进行控制是为

3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城市物流发展需调整思路

在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城市物流被赋予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新要求。

2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关闭
关闭
top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