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防范
更新时间:2020-10-02 08:00:01
摘要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问题日益突出,物流外包风险通常包括合同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信息风险、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the risk issue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becomes increasingly obvious. The risks can rise from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and include risks in contract, management, market, information, finance and competi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tecting from the risks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Key words: logistics; outsourcing; risk; protection
所谓业务外包(Outsourcing),理论界目前普遍的定义是指在企业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而把其他业务借助于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予以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1]。企业物流外包,是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企业将自身有限的资源集中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属于核心业务的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效益,同时促进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入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博弈关系已被供应链之间的双赢合作伙伴关系所代替,随着专业化经营理论的形成,企业物流外包已经成为理论界探讨和企业实践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在物流发达国家的形成和完善,物流外包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据IDC公司的调查与预计,欧盟国家物流服务市场将以年均3.3%的速度稳步增长,到2005年已达到613亿美元,其中,物流业务外包市场达到539亿美元,年均增幅为13.1%;根据预测,全球物流外包服务市场将从2002年的1 558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
2 765亿美元,五年间的复合增长率(CAGR)达12%。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我国企业物流的自营情况居高不下,而且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适合采用物流外包,外包仅仅是实现企业战略的一种手段,否则,物流外包还会出现大量的问题,因此,企业物流外包与否要看自身的状况,同时也要看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能力,总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1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类型
企业物流外包蕴藏着许多风险,风险是指产生损失的可能性或程度,风险是来自于不可预知性、不确定性。由于企业物流外包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物流外包在带来诸多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企业物流外包相对于企业自营物流来说蕴藏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更多的风险。
物流外包企业的风险通常包括合同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竞争风险。
1.1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是首要风险。根据物流外包业务来设计外包合同,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不能完成合同所规定的任务,或者物流委托方不能按时、按合同支付费用等,从而带来合同风险。Barthelemy(2003)调查分析了近百家企业外包案例后发现有69%的企业物流外包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合同管理不当;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显示,2001年物流外包的企业92%遇到合同纠纷,其中20%的企业遭受到合同纠纷5起以上[2]。
1.2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首先指的是管理决策带来的风险,是否选择外包,是选择全部外包还是部分外包,选择一家或者几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在进行上述决策的同时,必然带来决策结果可能发生问题的风险。
管理风险其次指的是在物流外包后委托方企业与物流服务商在管理模式上存在差异,不同的企业文化、目标、利益的分深圳到大理物流配造成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可控制性,情况严重时甚至造成管理上的失控。
1.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由于市场波动等外部环境造汕头到随州物流成的风险,如原材料、劳动力价格、消费者的需求波动,以及物流服务市场的波动所造成的风险。物流市场景气时,原材料、劳动力价格、市场服务价格上涨,市场服务价格高于外包合同制定的价格,物流委托方受益;当物流市场不景气时,市场服务价格低于外包合同制定的价格,物流委托方受损。从长远来看,物流外包后委托方更加依赖物流服务商,更关注费用,从而降低了自身的物流创新能力,在合作中处于被动局面。
1.4信息风险
信息风险指由于合作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从而造成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不能共享,信息反馈滞后,信息失真等问题。而当合作双方信息共享后,可能发生由于信息的泄露造成核心能力外泄,竞争对手的模仿,造成企业产品销售量和市场的缩小、丧失,造成经济损失。
1.5财务风险
降低成本是企业选择物流外包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物流委托方不能准确了解外包后的物流业务,外包后的隐藏成本、模糊成本不能准确测定,导致物流外包成本上升,甚至超过自营物流成本。
1.6竞争风险
物流服务商面临竞争风险来自于目前物流市场的激烈竞争,物流服务商面临竞争风险,很多规模很小的企业冠以物流公司的名字,由于物流行业较低的门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从而瓜分物流市场份额。
物流委托方企业面临的竞争风险来自于合作后信息的泄露,企业的技能被竞争对手模拟和赶超,有失去优势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危险。如果在供应链中物流服务商比委托方企业拥有更强势的地位,委托方企业处于被动局面,往往会带来委托方企业收益的损失。
2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成因
2.1主观原因
2.1.1企业文化的差异
企业物流外包时合作双方不同的企业文化、目标、利益带来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合作时双方都会更多地考虑自身利益,较少考虑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导致“内耗”严重,特别是在经济利益面前,双方争执不休,导致双方信任度降低,造成业务流程衔接不畅。
由于物流外包后对企业职能部门带来冲击,外包往往带来业务流程的重组,遭到企业员工的抵制,从而对物流外包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客户的满意度;由于外包造成对物流服务商控制程度的降低,从而阻碍企业核心业务与物流业务之间的联系,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
2.1.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
物流逆向选择指的是建立委托方与服务商关系之前,服务商已经掌握某些委托方不了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可能是对委托人不利的,服务商利用这些对委托人不利的信息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合同,委托方则处于不利的位置[3]。
道德风险的存在是由于合作的双方是各自独立的利益体,合作时会隐藏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行动上作出不利于对方的行为,这在合作的过程中始终存在。道德风险的第一种表现形式是物流服务商出于机会主义的动机,不是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而是投机取巧。在合作开始,就开始激烈的博弈活动,为保持自身的优势和利益,有意隐藏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开展机会主义的行为;反过来,为了防止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自己又要花费大量的成本。第二种道德风险表现在客户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委托方不知道,服务商知道,为了不支付学习成本,抵制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的管理方法,其结果是增加了外包企业成本,与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场来降低成本的初衷不符[4]。
2.1.3决策和管理能力不足
决策能力取决于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必然存在有限的理性,尤其是一些财务状况不太令人满意的企业,决策者可以容忍本位主义严重的各部门四平八稳的低效率工作,却不愿忍受物流外包带来的业务动荡;在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影响下,企业害怕物流业务外包后会失去控制,还可能要面对外包后转置管理成本上升,解雇部分员工所带来的压力,企业宁愿选择物流自营。
当委托方选择了“劣质服务”的物流服务商之后,由于委托方管理能力不足,不能承担起供应链管理的责任,从而造成了委托方企业的经济损失。
2.2客观原因
2.2.1合同不规范
由于合作双方对合同存在诸多模糊的认识,常常表现在以下方面:
工作范围不明确,即物流服务明细表包括作业时间、方式、内容不明确,导致双方责任不明确,出现问题纠缠不清,例如物流服务商以额外服务为由索要高价,或者出现事故时推卸责任。
合同定义不明确,造成对条款的解释出现歧义,又没有补充条款加以说明,从而产生合同纠纷。如市场变化、客户需求改变、原材料价格变化等造成不能履约,带来合同纠纷。
合同谈判准备不充分,物流外包通常包括法律、技术、商务等问题,物流服务商往往比委托方掌握更多的信息,因此委托方往往对隐藏成本、信息缺乏了解,落入合同陷阱;有些物流委托方认为在今后的合作过程中针对问题可以修改合同,开始就签订一份粗糙的合同,但法律如果没有事先确定,服务商不会承认合同以外的内容,也不会就合同补充条款。
2.2.2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在企业物流外包时必然存在,委托方由于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缺乏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定价、谈判、合作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导致企业可能花了高价却购买了“劣质服务”;在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过程中,由于不可能详细地了解物流运作全过程的信息,物流服务商有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降低服务质量,损害委托方的利益。
2.2.3信息管理能力不足
由于信息管理能力不足,导致合作过程中企业机密外泄,给竞争对手以模仿学习赶超的机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由于信息交流不及时,信息沟通不畅,同样也会造成客户满意度降低,严重时甚至造成物流服务的中断。
2.2.4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
服务跟踪监管不彻底,当物流业务移交给服务商后,委托方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面临客户服务质量、效率下降,客户服务灵活性降低,如果物流服务商操作失误,甚至造成企业物流中断,对服务商失去控制,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3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防范
根据Merce的调查结果表明,成功进行地物流外包的企业有三个特点,一是只选择两三家物流服务商,一家为主,一家为辅,还有一家作为替补,比如Dell就选择大通和邮政两家服务商;二是IT系统的良好衔接;三是能够为委托方提供良好服务方案的服务商将得到优先考虑[5]。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很好的借鉴,因此为了防范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加强合同管理
企业物流外包的目标是建立双方利益和风险的共担机制。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参照HP、IBM等跨国公司的做法,物流委托方可以与物流服务商签订两份协议,一份为一般性条款,规定一些非操作性的法律问题,如保险、保密、赔偿、不可抗力、解约等法律问题的内容;另一份为工作范围,尽可能明确具体内容,可操作性要强,避免产生歧义的条款,内容要明确具体,合同中要明确合同终止条款[6]。
合同要建立激励机制,合同要体现全面性、严格性、灵活性的原则,建立专职的合同管理队伍,设计全面准确的合同条款,聘请专家参与谈判,建立合同跟踪管理制度,规范信息交流。
可以先进行合同的试运作,时间长短根据合作业务的复杂程度而定,可以分为1~3个月不等,让服务商对物流业务有一个了解熟悉的过程,再切换到正式合同来运行。
3.2建立市场信用机制
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客观存在,要建立物流外包市场信用机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要进行信号示意,提供信用等级资料,例如对其经营资质、经营业绩提供真实可信的证据,认证证书、与知名企业的合作协议等,对物流信息处理、线路规划、物流运营的软硬件进行说明。
物流委托方要进行信号甄别,通过对物流服务商的信用记录调查,物流经营和管理能力调查,加强甄别能力。要保持物流委托方在联合外包时的独立性,建立第三韶关到大庆物流方物流企业信息交换平台。
3.3建立风险管理、处理机制
物流委托方要设立风险管理机构,建立风险管理专职队伍,由企业生产、财务、营销等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建立风险评估系统,专门负责对外包风险的评估,通过概率测算来评价风险。在合作过程中及时收集、分析物流服务商的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
要建立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应对突发事件,制定应变措施,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当风险来临前及时发出信号,以便及时处理。要提早做好准备,避免措手不及;同时建立问题响应机制,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通知服务商。
3.4提高决策、管理能力
物流外包要从企业的经营战略整体出发,外包从属于战略,要明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非核心的业务进行外包;要从经济方面加以考虑,从竞争的因素加以考虑,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从建立战略联盟的角度出发,可以对服务商进行业务培训,让服务商参与物流委托企业的物流方案设计,优化和精简服务商,从而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提高对服务商的管理能力。通过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对物流服务商进行考核,关键要建立全面、客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考核对服务商进行系统、准确的评价,考核标准要完整、明确。
物流外包后监控要到位,同时要服务到位,避免因服务商重视程度下降,工作没有到位产生的各种问题。例如可以向客户了解情况,向部门人员了解,通过KPI指标来进行监控,也可以通过现场观察、定期沟通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实现监控的全程化、可视化。
3.5建立合作理念和信息管理机制
物流外包成功与否取决于合作双方的合作,双方要建立合作理念,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在企业文化方面进行很好的融合,从大局出发通过沟通协调来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信息的共享和沟通是外包成功的关键,物流委托方的需求要及时告知服务商,让服务商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上级请示处理。信息共享和保密机制沟通到位,泄露商业机密要承担法律责任。
3.6设立外包专员,优化业务流程
物流委托方要成立外包项目小组,小组成员至少包括物流副总经理、财务人员、商务人员、销售代表等,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工作。明确外包的范围以及业务流程,与承包方一起明确外包后的SOP操作流程,服务标准,KPI指标,报表模板(含发送频率和发送人员范围等),相关的对应接口人员,费用标准处理、结算方式、异常情况处理。
物流外包专员的职责是监控服务商的运作,担任物流顾问。一般来说服务商只会按照流程办事,很少会主动创新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外包专员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变化及时更新业务流程,促进服务商服务水准的提高。同时通过业务流程的建立,防止因为服务商的更换,对物流委托方的业务造成影响,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也有一定的威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