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航运物流专业实训室建设研究
更新时间:2020-09-11 11:35:09
【摘要】论述高职航运物流专业实训室建设的时代背景,通过对现有物流实训室状况的分析,结合当前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对物
论述高职航运物流专业实训室建设的时代背景, 通过对现有物流实训室状况的分析,结合当前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对物流实训室构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引言广州到鄂州物流
2009年3月10日《物汕头到乌海物流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出台。物流业被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根据需求预测,2010~2020年,我国每年需要新增物流从业人员104万人,2020~2030年每年需要新增物流从业人员100万人。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及市场需求的背景下,物流人才已被列入中国12种短缺人才之一。理论上,物流专业人才应该供不应求,可事实上,在行业人才紧缺、企业求贤若渴的同时,学校毕业生却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造成这种矛盾和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身处市场竞争的企业,需要有经验能操作的员工。面对如此利好的市场需求和矛盾的供需关系,作为培养实践型物流人才的摇篮――高职高专教学单位, 如何将物流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培育出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物流专业化人才,已成为现代物流教育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二、航运物流专业实训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室的软硬件功能不平衡
职业院校的航运物流实训室大多数是基于软件模拟的物流实训室,这类实训室是以物流软件模拟来搭建物流模拟平台,如各种配送管理软件、运输管理软件、ERP、仓储管理软件、国际货代软件或者基于上述几个软件集成起来的供应链软件等;而对于基于设备的航运物流实验室来说,由于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多数职业院校还比较缺乏。
(二)实训室的特色汕头到大庆物流不突出,重复建设
在实训室的建设过程中, 各实训室只考虑局部利益, 仅以本专业为出发点, 盲目争经费, 使原本就非常有限的经费被分割, 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同时又导致实训设备和软件的重复购置, 盲目追求先进和全面, 功能定位不明确。
(三)实训室开放性差
实训室按课程分设在不同的院(系) ,各自为政, 封闭运行, 缺少交流。相对而言, 各院(系)的实训室规模小, 实训人员、经费投入和仪器设备分散。在造成重复建设的同时, 也不利于优化组合,使得实训水平难以提高。
三、 航运物流专业实训室建设的改革措施
(一)对实训室资源进行整体规划
建设成一个功能完整、设备先进、管理一流,代表航运物流管理发展趋势,面向航运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训的软硬件系统运作环境,同时兼有教学、科研、实训三位一体的现代物流实训室,成为本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形成专业建设创新的突破口。建成的实训室能够满足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运输/配送管理、国际物流等实训需求。提供学习GPS技术、仓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辅助拣货技术、自动化分拣技术、RFID 技术、电子标签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等。
(二)鼓励与推进校企结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不仅是解决职业教育资源的手段和措施,更重要的是实质性落实就业导向,体现职业院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重要内容,更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根本保障。通过校企合作给学生以充分的技能训练和实践机会。积极建立实训基地,采用物流认识实习、现场教学等手段创造真实职业环境,有效延伸教学空间。
(三)大力开展相关技能竞赛
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更加注重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更加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通过开展各种航运物流实际操作技能的比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进行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航运物流技能大赛也充分考虑内外两种因素,促使学生由学习技能向钻研技能转变,这种物流技能大赛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听”的状况。这种技能大赛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相结合。
(四)加强实训室师资队伍的建设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保证良好教学质量的基础与前提。教师走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是师资培训的重要途径。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培养一线的技术工人,如果教师对企业的情况知之甚少,实践动手能力、分析排除故障能力不足的话,显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所以要让教师了解企业、了解市场、了解产品、参与生产,全面培养生产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航运物流实训室的建设是当前时代背景的需要,是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此,我们要本着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目的, 结合教学单位的教育特色, 全面系统考虑, 建设航运物流实训室,避免只看不动手的虚拟实训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双华.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6-41.
[2]刘白钢.实验训练中培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