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实验室建设研究
更新时间:2020-09-13 05:35:05
摘要物流专业实践性很强,高校要培养合格人才,必须要重视物流实验室建设。当前,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普遍存在投入经费不足
一、引言
随着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物流人才的需求在量和质上都有了较大提升,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物流相关专业。物流专业实践性很强,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流过程的细节。只有具有高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才能增强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在社会上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大部分高校的物流专业也在不同程度上配备了物流实验室,但物流实验室的类型较多,功能也不同。高校对物流实验室的投资差距很大,从几十万到上千万。部分高校由于建设时间较短,实验室建设往往还处于初期,建设资金有限。那么,如何建设物流实验室是高校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二、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现状
从对高校物流实验室的调查了解中得出,当前,我国高校物流实验室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1.物流模拟软件实验室
此类实验室是通过软件模拟物流各种功能环节的运作,常见的有仓储模拟,运输模拟,配送模拟、供应链模拟、电子商务物流等。通过在软件模拟中让学生担当物流流程中的不同角色,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步或全部的操作。学生通过软件模拟实现对物流业务流程的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软件操作可以熟悉物流各个功能环节的运作过程和管理要点。这类实验室的投入成本较低,软件升级较简单,以物流基础实验为主。
2.半自动化物流实验室
此类实验室通常是将软硬件结合在一起实现物流设施、设备的应用或某项物流作业功能。如仓储货架、物流条码、电子标签、射频扫描、GPS、叉车等的应用。学生通过观摩和操作各类设备,能够直观地了解现代物流技术,掌握各种物流设备的应用方法和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的物流实践能力。该类型实验室投入成本较高、实验设备升级困难,多为物流专业课程实验服务。
3.自动化物流实验室
以自动化、智能化为主是这种类型实验室的特征,常见的有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系统、自动生产系统、无人搬运车等。此类实验室系统性较强,将多种新技术集合到一起实现物流系统功能。相对来说,这类实验室的投入高,建设周期长,扩展性较好,可以分阶段建设。
当前,大部分高校都不止其中的一种类型实验室,而是综合了几种类型实验室,开设不同的课程实验,常见的课程有物流基础实验、仓储管理实验、运输管理实验、配送管理实验、供应链管理实验、国际物流实验、第三方物流实验、自动分拣实验、自动生产线实验、物流沙盘实验等。
三、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
当前,高校普遍都认识到物流专业实践性强的特征,加强了物流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但由于物流实验的多功能性、新技术性等特征,若想建设一个功能较全面的物流实验室,其投入资金非常高,如安徽徽商职业学院等物流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近千万。物流专业实践环节多,可以开设的实验课程多。物流专业建设早、资金雄厚的高校能根据实际人才需求,系统地开设多种实验课程。但部分高校在受实验室资源有限等情况下只能象征性的开设一些实验课程,完全属于看菜吃饭,无法系统的考虑学生实际需求建设实践课程体系,对学生实践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2.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低
在对安徽省多所高校的咨询了解中得知,当前大部分高校物流相关专业的学生人数不多,每一届开设的班级数量少,一门实验课程通常每周开课一次。因此,很多物流设施设备的利用率非常低广州到都匀物流,导致资源浪费。
3.实验室建设时效性差
除了一部分物流软件开发商负责升级更新,物流硬件无法更新,导致物流实验室的时效性差。很多实验室在刚建设时都是采用最新的技术,经过几年时间后就已经被新的技术淘汰,而学生还在学习这些陈旧的技术,使得物流实验课程开设失去了意义。
4.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
目前,很多高校物流实验室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往往由授课老师代为管理,但授课老师往往只负责课堂上的软件硬件维护管理,课下不负责管理,导致实验室环境差,部分设施设备由于缺少维护而损坏或缩短寿命。另外,部分高校的物流实验室管理人员不懂物流专业实验,对于物流的软硬件并不熟悉,仅仅是计算机维护管理和实验室卫生管理人员。因此,当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软硬件问题时,课程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都无法解决,只能求助软硬件供应商,由于远距离的原因,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导致实验过程中断,甚至停n。
四、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问题的对策
1.根据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有重点的选择物流实验室建设项目
物流专业主要分为偏管理和偏工程两大类,大部分高校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设定不同的专业方向,突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如:中国海洋大学的物流实验以国际物流、港口物流为主,而浙江工商大学则着重于物流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但有很多高校在建设物流实验室时因为缺少前期规划,导致实验室建设覆盖面广、实验内容浅、杂的现象,既不能凸显自身的特色,又导致建设成本过高。因此,高校在建立物流实验室时应该先做好规划,针对哪个方向建设实验室项目,而不是每个方面都涉及,却缺少深度和特色。
2.积极探索共享机制,推动校企、校际共建、共享物流实验室
当前,部分深圳到西双版纳物流校企、校际共建物流实验珠海到伊春物流室依托高校所在地行业或地域优势建立。如天津农学院农产品物流重点实验室对接天津“北方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钦州学院承接“北部湾港口物流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
物流实验室资源共享在我国多个地方已有开展,但开展模式不同。如广州大学部分物流实验室资源对外开放,主要提供参观、讲解服务,并未收取费用。华南理工大学部分物流实验室向兄弟院校开放,收取部分维护费用。 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可以通过物流实验室共建、共享来解决,但必须要高校、企业以及政府建立一套完善的共建、共享机制,才能确保实验室共建、共享具备长期性和稳定性,才能真正实现物流实验室资源的社会化。
无论是高校间实验资源共享,还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建设实验室,都需要前期深入的规划,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高校与企业共同规划、部署,政府更应该起着引领的作用。
3.合理布局实验室资源
物流实验种类多样。从操作上分为学生操作型和观摩演示型,从层次上分为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从升级角度分为易于升级和难以升级,从软硬件角度分为软件为主和硬件为主,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其建设成本差异也很大。高校在物流实验室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合理布局实验室,可以遵循四点原则。
(1)优先建设基础课程实验室,再通过校企、校际建设专业课程实验室。
(2)校内实验室以学生操作类型为主,观摩演示类型通过企业或其他高校实现。
(3)自建实验室选择易于升级的实验,难以升级的可以通过企业实现。
(4)自建成本较低的实验室,高成本的实验室采取共建共享方式。
4.培训专职物流实验室管理人员
国内物流专业开设时间仅有十几年,很多高校开设物流专业的时间也只有几年时间,物流实验室管理人员非常缺乏,因此,高校需要培养物流专业实验室管理人员。不同类型物流实验室,其内部的设施、软硬件都不同,其养护,维修的方法不尽相同。因此,高校在购买实验室产品时应该要求厂家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便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正确养护、甚至维修实验室软硬件。
五、总结
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关系到学生实践课程体系的安排,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水平。高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结合本校物流专业的特色,有重点、有选择的建设物流实验项目,避免大而全的思想。本着资源共享、杜绝资源浪费的原则,积极开展校企、校际共建共享物流实验室。当然,物流实验室资源要想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对社会开放,除了需要探索合理的管理机制,还需要高校、企业、政府、乃至师生的共同认识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