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更新时间:2020-09-18 03:35:02
摘要实践性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性教学是相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
一、我国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达的物流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标志。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物流业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但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专业近两年被教育部列为培养技能紧缺人才重点专业之一,因此院校申报物流管理专业的积极性很高,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但由于专业上马过快过多,高职院校在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和师资队伍建设上,其中尤以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为甚,由于物流对实践教学条件要求较高,部分高职院校经费不足,或在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上下的功夫不够,就出现了实践教学“缩水”的现象,培养过程中仍是套用相近专业的培养套路,重理论说教而轻实践、实训,重学科的系统性而轻实务的综合性。实训或“走马观花”,或违背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这种现状如不能得到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对策
实践性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途径,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量力而行,推陈出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主要从教育教学模式,考试模式等方面展开。为适应中国的国情和市场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应本着专业建设和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给学生和教师留下足够的创新实践空间;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兴趣,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实践教学。综合国内相关研究和本人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物流是一个比较重视实践能力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加强基础知识为核心,使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强调素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理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操作视频等,并结合问答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专业技能。加强学习物流的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软件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训平台,这种平台可以使用一般的计算机操作,学生可以在这种平台上实现物流实务的相关操作,如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生产物韶关到义乌物流流操作等。这种实训平台一般由软件公司开发,价格要远远低于购买物流基础设施(器材,设备等),而且,随着国内对物流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物流的综合操作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水平也是衡量学生能力的一条重要标准。
(二)加快建设校内实践基地
仿真教学毕竟不能代替真实的操作环境,在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后,对现场操作的需求就越来越强烈,这也符合物流的专业性质。物流管理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工作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密切联系实际。比较好的做法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在校内物流实训基地进行物流工作过程的模拟学习。这不仅是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也能够满足经济贸易等相关专业的物流公共课程的实习要求。
(三)实践技能考核模式的改革
仅有操作没有考核标准也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为防止实践教学过程“走马观花”的现象产生,还要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考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标准,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如仓储与配送、运输组织与管理等课程采用实际操作、技能比武、口试等多种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合理性来评价成绩,以形成性评价模式来代替先前的终结性评价模式。
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与社会职业证书制度结合。考核珠海到陕西物流模式改革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引入社会考核标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一个劳动部门或其它认证机构颁发的上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取得毕业资格。在这种要求下,学生就必须针对职业技能的标准来进行有目的的理论和实践学习,这使得他们既能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又能在以后的就业中取得竞争优势。
(四)借“鸡”生蛋,一举三得(学生实践,就业基地,师资培养)
物流人才特别是物流操作人才的紧缺说明物流专业教育的前景一片光明,近年来,职业类物流中专、大专人才不断涌向人才市场.但用人单位仍然感觉到这些专业物流人员没有根好的操作技能,更谈不上符合企业要求的工作经验这样.一方面足企业感叹缺少大量高技能的物流人才.另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感叹很难找到与物流岗位对口的称职工作。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一个原因是我国大多数的物流专业教育还是“闭门造车“,教育部周部长在高职办学模式创新中多次提到要利用“校企合作”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企业是学生就业的最终取向,也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适应性的最好平台。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学校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物流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这种合作可以达到三种目标,所谓“一举三得”:
1、校企合作建基地
以合作企业作为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亲临现场感受物流操作,这种体验将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并且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为以后的就业创造条件。
2、订单培养皆喜欢
确定学生的专业方向,实习和预就业单位这三个步骤同时进行,学生既可以在本企业实习,也可以选择是否在本企业就业,这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能够更好适应物流产业综合性、服务性特点以及物流服务需求复杂性和个性化特点,更好地适应高职物流人才实践性佛山到安徽物流、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有利于解决学校培养目标过于狭窄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而且满足了企业缩短人才培养周期,节约人力资源费用,实现快速发展的需要。如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津“家世界”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
3、师资培训结硕果
在进行校企合作模式过程种,高职院校要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学生是阶段性的,而培养师资是永久性的。高职教师一方面要把合作企业当作锻炼实践能力的大舞台,把企业操作过程和教育教学进行“零距离”对接,更好地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这种学习可以通过企业导师制来进行,即每一名高职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都要配一名年资较长的高级技师来进行手把手的培训;另一方面,企业也要通过派出兼职教师的机会来了解高职院校培养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实现学生培养过程的优化。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专门人才,我们要本着办学原则,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出发,不断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实践性教学的层次性,整体性和,有效性。为高等职业教育增加生机和活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