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外包风险分析
更新时间:2020-09-03 09:00:05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外包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物流外包现状,对这一项业务进行了风险分析,并提出了相应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外包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物流外包现状,对这一项业务进行了风险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我国物流外包现状
物流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巩固,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逐渐成为工商企业热捧的一种模式。
但是,很多企业在具体的物流外包实践中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同物流业较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物流外包现状不容乐观。在第三方物流的利用率方面,国外发达国家一般在70%以上,而我国却不足30%。出现这一现象,并不是因为我国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不够,而是大部分企业不敢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外包出去。
为什么我国企业在物流外包方面进展的如此缓慢?其根本原因是物流外包风险的存在,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降低物流外包过程中包括信息泄露、管理失控、协调不当等方面的风险。
二、物流外包风险分析
从企业最初做出物流外包决策,到物流外包商的选择,再到物流外包实施的监控以及绩效评估的一系列过程中,都存在着风险。本文将通过企业内外部两个大的方面来分析。
1.内部风险
(1)决策失误风险。企业在做出物流外包的决策时,要充分的考虑哪些业务可以外包,外包到什么程度,外包给哪家物流提供商等问题。一旦任何一个决策出现失误,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2)管理失控风险。管理失控风险包括企业内部员工抵制带来的管理动乱风险以及企业在外包业务控制上存在的风险。
企业做出一项决策,都会在员工内部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而物流外包这项决策涉及的内部利益相关者甚多,尤其是之前物流部门的员工,会对这项决策颇有微词,如果企业处理不当,很有可能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另外,当全部或是部分物流业务外包出去之后,珠海到德州物流企业对这部分业务的控制力就明显减弱了,其风险也相应的增加。
(3)客户流失风险。外包之后有可能是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与客户接触,这样就很难保证客户能够得到满意的服务,而使得部分客户流失。另外,当企业过分依赖外包商的时候,其核心业务与物流活动的联系就难以像之前那样紧密了,很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客户信息,而不能在发展核心业务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到客户需求。
(4)关键信息外泄风险。要想把物流业务外包的利益发挥到最大,与物流供应商的信息分享程度也要求最大。这时,难免会把本企业某些商业机密在一定程度上透露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以,很多企业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很排斥将物流业务外包,而是仍坚持着自营物流的模式。
2.外部风险
(1)来自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风险。据一项调查显示,有66%的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服务感到不满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令人堪忧。
目前我国很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都还处在探索发展的阶段,其资信水平亟待提高。企业在选择外包商的时候,很难全方位的去掌握物流提供商以往的信用程度、资产状况。同时企业对于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汕头到河池物流水平也很难把握,如果外包商提供的物流服务存在缺陷,服务质量低下,就会削弱外包方的整体运营能力,其实力和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2)存在于沟通协调方面的风险。物流外包的过程中,企业往往要和物流提供商进行一系列的协调沟通,其在合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诸多风险。
首先是经营理念难以融合的风险: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很难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找到与本企业文化完全相一致的物流企业。如果合作双方的企业文化存在着冲突,就会在沟通的时候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导致合作的失败,而前期的准备成本会全部流失,整个运营计划也受到影响。
三、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要想充分利用物流外包的优势,在选择物流外包时一定要重视其潜在的风险,以系统、全面的态度来进行物流外包决策,同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防范应对各种风险。
1.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在选择物流外包时,要记住它外包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外包之前,企业要探讨物流业务是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外包业务能不能为企业带来外部战略经济利益,能不能保证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在做出外包决策之后,在内部组织控制上也得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是要安抚那些存在疑虑、担忧之心的员工。其次,为了迎合外包决策,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机制深圳到甘孜物流也得做出一定的调整,要保证企业能够继续有效的控制相关物流活动,能够获取足够的客户需求信息。
3.选择合适的物流提供商
为了很好地应对来自物流供应商方面的风险,物流提供商的选择显得十分的重要。企业应该制定完整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包括其企业文化、资信水平、管理状况、战略导向、未来发展空间等等。一般选择的方法有直观判断法、招标法、协商选择法和层次分析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