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物流企业特点及启示
更新时间:2020-10-02 21:00:01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物流热的一再升温,国外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物流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对比,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的
我国引入物流概念已有约20年时间,但是物流业却发展迟滞。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基础设施落后,库存结构不合理,管理方法因循守旧,服务功能不全,服务水平也不高,缺乏现代物流的理念,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高要求。这些情况都阻碍了物流业在中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迅猛成长,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化大生产促使原材料、制成品等在国与国之间快速流动。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世界物流走上发展的“高速公路”。随着国内市场进一步韶关到漯河物流对外开放,而在合理的过渡期后,服务行业将对国外服务供应商基本放开,速递、货物储运、货仓、技术检测和分析、包装服务等方面的限制也将逐步取消,允许国外的服务供应商建立自己全资拥有的经营机构。例如:EedEx和大田公司的合作,合作计划包括将物流网络建设到中国的每一个乡镇;又如马士基物流(MAERSK),依托原有的货代网络在中国沿海20多个城市建立物流网络等等。这些外国物流企业的进入将会抢占中国市场的份额,这势必对中国物流业形成巨大的冲击波。所以要注意国外物流企业的发展,找出适合中国物流企业发展的方向,在中国国内物流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情况下有能力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
一、国外物流企业的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内物流热的一再升温,国际知名航运企业、货代企业、空运企业等纷纷向物流企业转变,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壮大,也加剧了物流企业的竞争。随着物流企业之间的联合、兼并、拓展、重组,物流领域的分化态势日趋明显,一些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通过各种途径迅速做大。
(一)区域纵横与洲际纵横
欧洲的物流业务起步早,起点高,外围环境健康,投资回报可靠。一部分欧洲物流企业专注于在本区域发展壮大,而荷兰的物流公司Frans Mass在本国物流界地位得到加强后,立刻将触角伸向南欧,首选西班牙作为辐射南欧的基地。先是分别在瓦伦西亚、巴塞罗纳和塞维拉的码头上兴建三座仓储中心,然后在Alovera兴建一座7000平方米的综合物流中心,同时计划再设12个办事处覆盖西班牙全境。“西班牙计划”实施后,Frans Mass可成功将其欧洲的业务联成一体,并为进军东欧打下基础。随着业务的膨胀和实力的增强,多数物流企业不满足于在一个区域发展,尤其对于物流业的巨头来说,冲破洲际界限,才是它们的终极目标。马士基物流,公认的物流界巨头之一,与其姊妹公司马士基海陆班轮公司并称为A.P.Molle集团的“双子星座”。马士基物流自成立以来,发展迅猛,业务量平均每年增长50%,主要客户集中在高科技领域、汽车制造领域和化妆品领域。近年来频频在世界范围内兼并企业,拓展业务,其全球范围的业务覆盖网络日渐完成。在欧洲,收购了法国的D'Click物流公司,为马士基物流进一步拓展法国物流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在澳大利亚,收购了悉尼的货代公司O'Farrells;在南美洲,在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厄瓜多尔的Guayaquil、委内瑞拉的LaGuiara的办事处设立后,宣告了马士基物流历时12个月之久的“南美滚动发展计划”的最终完成,目前已分别在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拉圭、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设有办事处。
(二)兼并做大与强强联合
通过兼并同行,可以壮大实力,扩大市场,减少竞争,这些优点已成为物流企业的共识。马士基物流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兼并、整合,迅速崛起为巨头就是―――个成功案例。为加强在特定领域内的竞争能力和物流服务优势,物流巨头与特定行业的巨头强强联合打天下,已日渐成为物流领域的一大特色。英国物流集团Exel的德国子公司Exel德国公司最近与比利时的IT巨头sita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强强联合,共同扩大在货物空运领域的影响力。Sita总部位于布鲁塞尔,有50年历史,是世界著名IT企业之一,长期为多家航空公司提供完整的lT基础服务,包括综合网络、桌面电脑等,目前服务的范围包括220个国家和地区的740条航汕头到阿勒泰物流线。与sita建立合作关系后,Exel德国公司接管了Sita传统客户汉莎航空的全部物流业务。根据合同,Exel德国公司负责将有关电子产品、零配件从Exel在德国的物流中心Flnoersheim发至汉莎航空在全球的230个网点,并须按要求随时组装汉莎航空的750种备件产品并空运至指定地点(“桌到桌服务”),而且Exel还负责汉莎航空网点搬迁的所有电子设备的拆除和转移工作。除运输服务外,Exel还将负责为汉莎航空提供整套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物流巨头和IT巨头的强强联合,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并被认为是物流业发展到高层次的必经“路径”。
(三)突出个性
向特殊市场提供物流服务,突出个性化服务特色,是拓展物流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知名度的绝佳途径。根据市场确立业务重点,是瑞士物流区域Fiege的一个重要经营特色,如在欧洲,Fiege清晰地在不同市场上确立了不同的业务重点,在意大利,业务重点为零配件、化学品、药品、食品、服装和消费品物流;在瑞士,业务重点为纸板和纸张物流;在德国和捷克,业务重点为印刷品物流。
(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
从2001-2003年的三年间,通过三大收购战,UPS将自己打造成全球首个全程全能的物流超级巨无霸。其“蝴蝶效应”因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合一的网络而迅速传递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2001年5月份UPS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将其改造成Lips金融部门,这场战役马上波及到包括中国在内的物流业务。UPS收购了MailBoxesEtc,尽管并没有极大地增强其在零售领域的实力,但却将信息端点全面延伸到了美国本土更加深入的社区。
二、发达国家物流发展对我国物流业的启示
在全面取消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政策限制和关税壁垒的新形势下,现代物流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也蕴涵着巨大的商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调整思路,强化优势战略,才能实现
中国物流业跨越式发展。
(一)供应链多元化发展
国外的UPS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从企业多元化扩张的角度分折,如今供应链多元化己经成为企业发展扩张的法宝。中国的海尔在物流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供应链物流成为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海尔物流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并正在逐步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国内的海南航空也已经初尝供应链多元化的丰硕成果,如今海航已有机场、航空运输、酒店旅游和百货业四大业务,而收购西安民生更是意在西安商业银行。海航的扩张方式和UPS可谓殊途同归,机场是开展航空运输的基础,也可以称之为海航供应链的上游,而酒店旅游和百货业就是海航供应链的下游,海航收购西安民生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改善海航的资金链,另一方面也打造了产业链,形成全方位、全程的发展格局。供应链的多元化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发挥规模优势,做大做强更具竞争力的物流企业集团
企业只有做大,才有规模优势;企业只有做强,才有竞争力。国外物流业的涌入,使中国物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严峻的挑战。必须用现代物流理念审时度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通过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三)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打造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
物流业在不同区域可以将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作为自身发展壮大的根基,围绕核心业务发挥竞争优势。优势资源为优势产业奠定了基础,而优势产业又为物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一方面,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方便快捷、高效有序的服务可以使优化资源配置更有保障,使企业生产的供、产、销更加顺畅,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优势产业的发展又会强有力地推动专业物流企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国内物流企业虽然在管理水平、资金、竞争力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都有很大差距,但我们的优势在于立足本土,更了解本国国情和国内巨大的产销市场,更熟悉各地的资源状况和产业优势,并且多年经营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只要认识到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对物流发展的重要性,实行强强联合,完全可以增强企业实力,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
(四)突出中国特点,利用口岸和内陆交通优势壮大物流企业规模
我国运输资源长期条块分割,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资源分别隶属于铁道部、交通部、航空总局、海运局等不同部门,交通优势作用受到影响,而且又没有一个部门或机构能统筹协调全社会的物流管理。目前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已呈现全球化趋势,欧美物流业掀起并购热潮。我国物流业要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应通过建立必要的物流综合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对水运、铁路、民航等实行统一协调、组织和管理,克服行业垄断和竞争。对于口岸物流而言,要在控制物流枢纽港的基础上,加大对港口码头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物流业的技术含量,开发利用各种专业化、机械化、系列化和自动化装备,发挥口岸黄金水运线对内对外贸易的优势,提高物流效率;内陆交通设施近几年已有很大改善,宏观上要加强对运输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引导传统运输业向智能运输和现代珠海到许昌物流物流业方向发展,逐步实现运输的网络化、数据化管理。物流企业要善于利用更有利于扩大市场范围和节约物流成本的交通枢纽,拓展业务范围,扩大物流企业规模。
(五)凭借特色优势,占领市场,赢得主动
物流企业往往都有自己的核心业务也叫主导业务,在多年的经营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形成了企业自身的特色优势,并拥有广阔的市场。在物流业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要善于凭借这种特色优势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跻身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的北京福田物流有限公司,立足于福田车销售物流、供应物流、售后服务物流、社会第三方物流,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38个分公司、16个物流配送中心和3个中转库,形成了以汽车物流为主导的特色优势。
[参考文献]
[1]何黎明.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解决四大问题[N].经济日报,2004.11.28.
[2]杨平安.现代物流国际通用管理与成功案例典范[M]新华出版社,2002.
[3]沈玉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国际商务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