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最后三公里物流

更新时间:2020-09-07 03:00:01

>> 创始人蒯佳祺(左)和CTO杨骏,达达用众包的模式来解决物流问题。

李斌在上海生活了3年。加入达达之前,他在浦东的一家小餐馆里做专职配送员,但收入太低,他不得不在晚上兼职一份保安的工作,才能维持家庭的开销。

今年2月,他注册了达达,开始尝试在白天闲暇的时候,接一些外卖配送订单。不久,李斌一天就能完成20多个配送任务。他辞掉了小餐馆的工作,一门心思地做起了兼职配送。

上个月,李斌累计在达达平台上送过600多个订单,额外增加5000元的入账。这对他来说,可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越来越多像李斌一样的配送员,出现在马路上、快餐店门口和写字楼底下。他们的电动车后座上绑着深蓝色保温箱,箱子上醒目的印着“达达”俩字。然而,这家公司连一名全职配送员都没有。

2014年6月成立的达达,完全利用众包模式,现在已经拥有60万配送员,覆盖了全国40多个城市,每天配送超过近100万订单。这家公司靠技术和口碑占据了外卖配送市场的领导地位。

在蒯佳祺创办达达之前,他就认定自己是会创业的人。“只要一段时间日子过得太安逸,晚上就会睡不好。”2014年,有两件事触动了他。

去年元旦,滴滴和快的的“补贴大战”,让打车软件一举成名。“共享经济”显示出自身的商业价值:企业不需要再去用资本换资源,只要能到合适的连接点,社会化资源足够为企业输入源源不断的能量。另外,2014年大批量的O2O从PC端走到移动端,又经历了新的格局变化。而蒯佳祺认为这其中最痛的点在物流上。

除了服务型电商,如上门按摩、美甲等,在移动端做外卖、生鲜、水果、购物等电商,都涉及到一个“送”的过程。并且这个“送”从以天计算,变成了以分钟计算。蒯佳祺认为,三通一达的业务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一新的物流需求。

麻省理工物流工程硕士毕业,又在硅谷的甲骨文从事过8年供应链相关的工作,这些积累让蒯佳祺迅速嗅到了机会。2014年4月,他辞去安居客副总裁兼用户事业部总经理的职位,开始用创业解决广州到南京物流“睡眠问题”。

他对产品的定位非常清晰:搭建一个平台,利用社会化资源,帮企业商户和O2O电商解决移动端的最后三公里的物流配送需求,并且平台一定是依赖技术驱动。看准机会后,下一步是要快速做出产品原型。但找怎样的人搭建团队呢?

蒯佳祺花了1个月时间,分别约10个以前共事过的朋友吃饭,说服他们加入团队,没想到成功率居然达到100%。于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团队成立了:技术、设计、产品、市场和运营,每个人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正在这时,他们又接受了红杉资本提供的一笔天使轮投资,解决了资金的问题。1个月后,产品的原型搭建起来:两版App,一端是面向商户,用来发送需求;另一端面向配送员,通过抢单完成需求。

这段经历常常让蒯佳祺联想到电影《十一罗汉》Ocean’s Eleven里的情节:超级大盗丹尼・奥申为了重新夺回妻子泰丝,一夜之间召集11位行内好手抢劫情敌的赌场。对蒯佳祺来说,这个“情敌”就是时间:他需要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发展出规模之前,成为玩家。

当时,移动端的外卖配送还是各自为政的状态:很多快餐店几乎是把原有的订餐配送体系照搬到移动端;像百度外卖、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也都是自建配送团队。不过,随着业务量快速扩大,他们也感受到配送的压力。

达达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点。

最初的订单来自他们办公室楼下的果汁咖啡馆,而配送员就是团队里的11位成员。他们通过自己配送,把原型产品里的坑给填起来。后来,通过一家家地谈合作,他们办公室楼下的商户几乎都加入进来。

除了改善产品,蒯佳祺对物流也有了更接地气的认识。“那时候还没有电动车,我们都是走路去送货。有个下雨天,我走在八佰伴的天桥下,狠狠地摔了一跤,有种屁股被摔成几瓣的感觉。”从配送里培养出的同理心,让蒯佳祺和团队对产品有了一种使命感。

达达也有过试错的经历,比如刚开始他们定位在鲜花配送这个市场上。曾有开花店的朋友向蒯佳祺聊过这类配送的需求,但当八佰伴、陆家嘴附近所有的花店都被他们谈下来后,蒯佳祺发现,每天的订单量也不过几单。这并不是一个需求强劲的市场。

开始决定做外卖后,达达的业务量才涨上去,然后一直就停不下来。2014年7月,在投资人的牵线下,他们得到了饿了么10份订单的测试。虽然只是试用性质,但对达达而言,这一个里程碑―他们一天内的订单量首次达到两位数。

他们需要更多的配送员。团队用最实在的方式招人:去大街上跟人聊天。对象包括保安大叔、保洁阿姨、停车场管理员等等,他们慢慢摸索出达达配送员的共性:必须要有一辆电动车,或许会有稳定的工作,但月收入不高,李斌就是其中的典型。

李斌去年就听朋友提起过达达,但那时他还在小餐馆里做专职配送,对于这个新的赚钱方法,他还只是观望。直到今年,看到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开始兼职做达达,他才拿起手机申请认证。

这种口碑传播的效果超出了蒯佳祺的想象。直到现在,他们也没做过大型的推广活动。在一些没有上线的城市,也会有配送员提前注册的情况。这加快了达达在各个城市的推广,到现在,已经有40个城市的商户在达达平台上上线,兼职配送员超过60万人。

和饿了么等送餐平台的合作,让达达打响了知名度,越来越多的现下商铺和配送员加入进来。订单量和配送员的增加,给运营带来了压力。一开始把公司定位于互联网企业的蒯佳祺,决定用技术来解决问题。他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建立配送员的信用体系,二是挖来了杨骏。

“配送这件事情,听上去比较简单,从A点送到B点,但这中间有很多可能出现的意外。我们在试图去做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和设计的时候,发现无论产品怎么完美,配送员的表现都不一样,需要建立一个信用体系和优胜劣汰的机制。”蒯佳祺说。 首先,所有的配送员实行身份证认证,线下和线上他们会经历两次以上的培训。如果发现身份作假,会被立即拉黑。再来,从配送员接第一单开始,数据就开始沉淀下来。活跃度、接单量、订单的完成效率、被投诉的情况等等,这些形成了配送员的信用体系,最终以积分的方式成为他们的等级象征。等级高的配送员有额外的奖励,比如金牌配送员能领到更大的保温箱、还有头盔、冲锋衣等装备。并且,他们一次性接单的上限会更高,方便节省配送成本,获得更多利润。 广州到双鸭山物流

为了防止商户和配送员勾结导致跑单刷单的情况,后台会实时追踪每一个订单的地理位置和状态。从距离上保证从接单到取货没有作弊的情况。达达内部还有一个风控团队,用各种技术或者人工手段对每一天的订单做排查和执法。

积累的数据越多,给数据库和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我们现在每天新增的数据量超过100个G,访问量超过几十亿次,这些数据听起来就很恐怖。”蒯佳祺说。天气恶劣的时候,订单量还会激增。以今年10月下旬某个下雨天为例,当天上海和周边地区的订单总量猛增了10万,仅上海一处的订单量就在20万单以上。

杨骏的出现,为达达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技术能力。他在美国硅谷为Google、Facebook、Square等工作过。他喜欢专挑一些有潜力的创业型公司,并且在它们规模不大的时候进入团队。加入Facebook时,工程师团队有200多人,当杨骏离开时,这个数目增加到2000人以上。在回国之前,他在Square负责用户增长的业务,这家公司最近刚刚提交IPO的招股书,拟在纽交所上 市。

无法抗拒国内创业潜力的诱惑,理性的大脑又会常常站出来说再等等,杨骏就经历过这样纠结的时期。他和蒯佳祺相识多年,今年年初才回国加入达达。

促使他回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到了蒯佳祺的执行力。“O2O不是纯线上的生意,是线上线下的结合,把事情落地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蒯佳祺和团队一起出去送外卖,是让杨骏没想到的。

他接任CTO时,达达正在经历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型期。让平台可用且稳定是杨骏的目标。他带领团队花了很多精力来升级数据库后台系统的架构。以前达达只有一台数据库,订单量大时,会造成数据读取和输入的干扰读写缓慢。除了将数据库系统做珠海到来宾物流主从分离、代码的读写分析,以及对数据库的垂直拆分,他们还采用了缓存系统。

在技术人员的大脑里,永远都有很多备选方案,他们需要未雨绸缪,为最坏的情况做打算。杨骏说,技术团队正在着手“水平分库”的工作―把单个数据库变为分布式数据库,为未来很多年的发展奠定基本架 构。

“Uber成立5年后才把数据库分布式存储,而达达成立1年之后就需要做这样的事情。”杨骏越来越觉得回国是个正确的选择。

达达的发展吸引了资本市场的注意。红杉资本一直在注资,今年6月,达达宣布获得1亿美元的投资,由DST领投,红杉资本和景林跟投。

在达达内部,一直保持轻量化的人员结构。全国加上推广人员,数量在600人左右,上海总部有200人。除了推广人员需要长期在外开拓商户,技术人员也是公司里压力最大的部门之一。

每一次系统升级是技术人员最“惊心动魄”的时候。到晚上12点没有订单后,他们立即把系统停掉,在凌晨用3个多小时的时间做技术升级和测试。技术团队必须要在凌晨5点前完成工作,否则第二天新的需求就会出现。

蒯佳祺说自己过着996的生活,实际上只比24×7的状态好一点。早上9点上班,晚上10点多下班,有时周末能争取大半天的假期。杨骏也是如此,除了有严格的晨会制度,他还会为自己拟一个每天必做的to do list。一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完成这些list。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每天仍然有大量的突发情况需要他和技术、运营一起处理。

另外,他们每天还会做一件特别的事情:找人一对一聊天。“即使是CTO也不可能推动所有的技术升级。”杨骏说。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员工的状态和他们碰到的困惑,以便更好的委以重任。蒯佳祺对此有更抽象的解释:“企业的成功,一定是人成功的副产 品。”

现在,每天早上9点左右,李斌会打开达达的App开始接单。上午11点之前,他要求自己必须结束那些水果和生鲜的配送,开始为中午的送餐高峰做准备。“除了眼睛要盯着手机订单的刷新,下手还得要快,否则看好的订单会立即被抢掉。”不过,因为现在有合并订单的功能,所以他一趟最多可以送5份订单。

蒯佳祺说,他们慢慢在减少补贴的力度,用技术手段提高订单的配送效率,他一点都不担心订单的增长速度。“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规模还有不够 大。”

相关文章

论加入WTO对中国现代物流企业的影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开放的政策为国际物流巨头争夺中国市场提供了最好的竞争环境。许多跨国物流企业已开始成立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物流公司,并迅速向全

2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物联网环境下的多维度物流管理

物联网环境下的多维度物流管理摘要:【摘要】现代意义上的物流不仅是物品的运输,其包含着仓储、环境管理、配送等多方面的需求。而愈加复杂的物流管理需求,也造成了现有的物流管理水平难以满足相对理想的标准。故此,本文以物联网为基础,探讨在新兴技

2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我国物流产业应该如何定位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频繁,这就促使了一个全新产业--物流产业的崛起并迅速壮大。最近几年,我国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4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物联网的高职物流管理运输实务课程

物联网的高职物流管理运输实务课程设计摘要:[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运输领域,物流运输人才和岗位需求将发生变化,基于物联网的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实务”课程设计也将随之变化。简单分析物联网技术对物流运输管理的影响,介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运

3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烟草精益物流配送管理平台构建

摘要针对当前烟草行业物流管理中管理观念落后、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低等特点引入精益物流管理体系。结合精益物流管理运行

2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安阳物流业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

摘要安阳物流业目前存在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需求、物流企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为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扩展物流企业

2百+0查看详细
2020年
关闭
关闭
top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