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流技能竞赛教练培养初探
更新时间:2020-10-18 09:00:01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竞赛教练的培养方式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并提出结合专业建设实训建设方向定
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有很多方面,最为明显的是学历教育重视对学生知识体系、理论体系的完整传递,而职业教育更着重于对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就是毕业后进入实际岗位的适应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要求中职教育必须有具备较为专精实操技能的技能教练员队伍珠海到河南物流。这一点在全国各中职学校纷纷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完善实训课程体系、积极参加全国各种级别的技能大赛的发展背景下显得尤为明显。如何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专职教师成为一个颇为重要的课题。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所在中职学校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推进物流技能化教学的过程中对物流技能竞赛教练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我校作为广东省深圳市的知名中职学校,在深圳中职学校中率先开办物流专业,在“深圳窗口、广东一流”的办学目标指引下,经过近六年的专业建设,初步摸索出一套符合学校发展现状、满足专业建设需求的实操型技能竞赛教练培养方式。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近三届全国中职学校物流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一人次、二等奖二人次、三等奖六人次的佳绩,充分反映了我校技能教学能力的建设水平。
以下是我校物流专业在技能竞赛教练队伍培养方面的具体举措。
一、高质量的专业建设定位,找准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实训内容的着力点,提炼专业技能训练重点内容,明确技能教练培养方向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是顺应全社会物流行业的发展对物流基础作业人才的旺盛需求而纷纷组建起来的。大多数学校该专业建设的基础参考和借鉴了高职甚至是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内容,缺乏明确的操作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具体体现为专业使用的课程内容节选自高等教育的内容,教学手段主要为理论教学、知识讲授,缺乏校内实训技能的训练。这就使得原本目标为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作业人员的中职技能教育,变成高职、本科教育体系在高中阶段的“影子”,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既不能满足基础作业岗位的需要,又不能满足策划、规划、提供物流解决方案的中高端物流管理岗位的需要。专业建设的定位和目标亟待明晰。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生源主要是结束九年义务制基础教育的初中毕业生,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成为有技能广州到漳州物流的职业公民,是摆在我们前面的搜要问题。完全理论化的课程体系无益于将来的技能岗位的就业,完全技能化的操作教学对今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的不断提高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寻找到最适合自身条件,满足区域经济物流操作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理清理论、实训课程之间的比重关系,做好相关课程的衔接,形成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为师资队伍中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在结合专业建设和教师职业成长需要,适时地指导和帮助专业教师明确操作技能提升方向。
二、将项目化运作导入技能竞赛教练培养,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技能师资培养
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要构建具有浓厚专业特色,培养操作技能过硬的合格操作人员,就必须打造出一支自身专业经验、技能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师资队伍的培养具有长周期、目标明确、可评价考量的特点,这正好切合管理学中项目管理的方式。我校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借鉴项目管理的某些方式方法,将技能竞赛教练培养纳入到项目管理的轨道,有利于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长效、可控的管理。汕头到潜江物流具体的步骤如下:
(一)调研培养方向
在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围绕学生将来就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提炼主要的岗位操作技能,将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逐项比对,同时与国家中职教育指导委员会相关技能竞赛项目相结合,优选出既能长效开展技能训练,又能促进学生就业,还能促进教师技能争优,职业成长的实训项目作为重点突破和培养的方向。
(二)确定培养总体目标
根据现阶段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校财力物力等保障条件,确定师资队伍技能化培养的总体目标,形成项目管理中长周期目标体系。
(三)确定培养人员及阶段性培养目标
分析现有的师资队伍学历、能力结构,按照由上到下再由下到上的方式,将组织需要与个人愿望有机统一,以分目标(各个时间点)、分项目(各个竞赛项目)的方式,制定出各子项目的建设分阶段培养目标。
(四)落实阶段性考核内容
将各子项目分阶段培养目标,以可考量的技术指标的形式(可使用技能证书、项目技术指标等),落实到项目培养计划书中,供阶段性考核时,作为必要的考核参考资料使用。
(五)及时反馈,积极调整
在落实各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项目运作的各个时间节点的技术考核,检查和核对各子项目的具体运作情况,制定总项目进度表和子项目进度表。对未完成进度的子项目进行调研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微调子项目技术指标,并加强后续的计划监督和日常管理活动。确保总项目进度能按时
完成。
三、积极创建和维护良性竞争氛围,着力打造技能竞赛教师技能成长平台
项目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各种设施设备、资金投入等硬件条件的输入,还需要有更多的值得特别注意的方面。
(一)创建和维护良性竞争氛围
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有接受能力强、冲劲大、后劲足的优点,也有容易产生挫折感、韧劲不强半途而废的隐忧。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变子项目相对独立、容易产生孤立感的状态。我们在实践中通过项目组织间的经常性业务研讨、丰富而又有吸引力的团队外出联谊活动来加强教练们的心理联系,强化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
(二)多参赛,锻炼教练的心理承受能力
利用各种公开的技能大赛,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竞争,增强自信心,提高曝光率。为提升教练的大赛心理打基础。
四、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有效激励青年教师的技能化
成长
(一)建立子项目训练档案,记录子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
通过项目的文字和电子文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项目的长期经验积累和质量提升创造条件。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新进教师的培训效率和培训质量。
(二)通过学校层面建立激励津贴和培训基金的方式,为教练成长注入领导关爱和物质奖励
技能教练的成长既是专业课教师的个人成长问题,也是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在大多数学校的职称评聘、绩效津贴的发放等方面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突出其重要性,强调中职学校的技能化建设,可以采取在绩效津贴中采取倾斜政策的方式,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建立专项基金的形式来激励技能竞赛教练的成长和成绩。
作者简介:刘锐(1974-),男,江西宜春人,深圳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商贸部讲师,高级物流师,经济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