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北京工业物流转型
更新时间:2020-09-28 00:00:07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生产方式在悄然改变。在工业领域,物流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制造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怎样的物流支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生产方式在悄然改变。在工业领域,物流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制造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怎样的物流支撑,北京工业物流的现状如何,物流业又如何与制造业联动?这些问题应引起关注,我们有必要摸清情况,分析探讨北京工业物流的发展之路。
制造业升级加速物流外包
近几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的互动关系得到加强,制造企业物流水平逐步提高。一方面,制造业的改造升级释放了大量的物流需求;另一方面,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了制造业升级。根据全国物流行业的统计,我国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比例为90.2%,这表明制造业物流的需求十分旺盛。与此同时,面临竞争压力的加大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与区域化,制造企业不得不专心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专注于自己的成本降低和运行效率的提高,集中于发展核心竞争力,而将非核心的部分业务外包。
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和工业领域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制造业物流发展明显呈现四个趋势: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将进一步加快物流外包速度,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更加明显;二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受到重视,清洁生产与绿色物流受到青睐;三是制造业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得到进一步推动;四是技术与应用创新成为制造业物流发展的保障。
一体化管理成为工业物流适应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必然选择。工业物流的出现源于工业发展进入高加工度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规模化集成生产方式得到普及,促使大型集成化生产平台的出现,生产规模大型化集成化以及流通全球化,从而使工业物流的出现及普及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工业物流通过将企业订单管理、库存、运输、仓储管理、物料处理以及包装管理优化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物流过程能与供应链整体运作保持同步,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缩短平均订单处理时间、减少整体库存水平。同时,物流技术装备的发展也为大批量配送提供了条件。
北京工业物流自营比重偏高
根据近年的统计数据,北京工业占全市GDP总额的23%左右,服务业在全市GDP总额的76%左右,其中,服务业经济增加值中约20%来自物流产业,制造业与现代物流密不可分。工业企业的物流模式根据企业整体战略考量以及物流服务的品质,呈现出以自营与外包兼有的模式为主,完全外包以及完全自营为辅的格局。
2012年,北京市物流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全市社会物流总额65851.1亿元,其中受外需放缓、制造业回升较慢的影响,进口货物、工业品物流额比重下降。2012年,进口货物和工业品物流额分别为21984.3亿元和13008.6亿元,工业品物流总额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19.7%。2013年,工业形势整体明显好转,相应的,工业物流形势也有所改善,预计工业物流总额比2012年增加7%以上。
根据最近对北京市工业企业物流状况的调查表明,企业中拥有一定物流设备设施的占84%,反映出企业比较重视支撑物流业务运作的投入;其中,自有仓储与租用仓储面积比为3.8:1,表明企业物流业务运作除了需要自有的设施来保障,还需整合一定的外部资源。根据调查,有70%以上有外包物流业务的工业企业认为整体运营效率佛山到仙桃物流与质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提升,这反映出工业企业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的主业(生产、研发、销售等),而将辅业逐渐剥离来提升企业的物流运营质量,从而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提供支持。
近年来,尽管北京物流专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要看到,受需求不足、竞争加剧、成本高涨等多重韶关到苍南物流因素的影响,部分物流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市场适应能力较弱,经营较为困难。同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北京工业、商业企业自营物流占比仍处于较高水平。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运货运量1.1亿吨,占总货运量的33.5%。工业自营物流在长距离、大批量运输中处于劣势,货物在库、在途时间长、周转缓慢,难以和具有专业化物流模式企业的规模效益相比。与专业物流企业相比,北京工业企业自营物流费用较高。2012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8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运输费用和配送、流通加工及包装费用分别为152.4亿元和19.5亿元,占企业物流费用的比重分别为65.3%和8.4%,高于专业物流企业运输成本和配送、流通加工及包装成本占物流成本的比重50.5%和1.3%。
转型第三方物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制造业物流发展水平世界领先,特别是日本政府为扶持物流产业发展所采取的一些宏观政策导向,使日本物流产业快速增长,对北京具有重要启示。日本高度重视制造业物流发展,不断提高生产物流管理水平。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为日本生产物流管理手段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零库存”管理、准时制生产管理等新的物流管理方式不断涌现;物流中心、中央物流中心等各种物流管理系统不断增加;物流联网系统、物流配车系统等物流软件不断运用。同时,日本的物流活动主体构成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在促进制造业物流发展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美国工业物流除了重视管理和科技创新外,还高度重视物流信息标准化方面的建设和物流人才的培养,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培训教育体系,开展了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和物流在职教育,建立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国内,上海工业物流业发达,并与信息化和工业化形成紧密融合发展的态势,依托制造企业建设物流园区,将工业物流基地模式向二三线城市复制,专业化物流特色鲜明,值得学习和借鉴。
从国际国内制造业物流的发展情况与趋势以及北京市相关制造业领域的现状可看出,北京制造业物流发展方向也应该主要是第三方物流,由此促进两业联动。要从以下几点着力:
第一,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加强联动发展。重点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是鼓励制造企业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剥离物流业务,创新物流管理模式;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制造企业逐步将整合后的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提倡制造企业内部物流部门,在条件成熟时进行独立核算,开展面向社会的物流服务。
第二,加强政策引导,形成发展合力。制定专项推进政策鼓励制造业物流的内涵式发展,加强对第三方物流的培育与扶持,重点发展一批软硬件基础条件好、服务水平高、专业性较强的企业,服务于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做好两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工作,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发展水平。
第三,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信息共享、标准对接。信息化是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必要手段。要鼓励制造企业在企业物流管理流程规范化、核算精细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物流作业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支持制造企业建立面向上下游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广州到乌海物流企业发展面向客户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对接和物流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制造业物流标准体系,制定物流信息、工具器具和技术装备等领域的标准和规范。
第四,加强制造业集聚区物流服务功能的整合提升。在原有制造业聚集区(园区)整合物流服务功能,提升物流运作效率。结合北京市工业布局规划,加强与物流功能区的对接与协作。积极引导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制造业集聚区释放物流需求。
第五,加大对小微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议针对小微企业抵抗风险能力弱,经营波动性较大的不足,加大对小微型专业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予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等政策,并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拓宽政策惠及面,不断增强众多小微型专业物流企业的运营活力。
(作者单位:北京经济管理干部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