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超市的物流问题与分析
更新时间:2020-09-30 16:00:01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超市连锁企业存在的三大物流问题物流效率低下、信息化水平低、配送中心效率低下进行描述和探索,来分析物流成本高居不下的原因,并提出中国零
本文主要针对超市连锁企业存在的三大物流问题:物流效率低下、信息化水平低、配送中心效率低下进行描述和探索,来分析物流成本高居不下的原因,并提出中国零售业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物流在超市连锁企业中的地位问题
多数超市连锁企业选择自建配送中心,是因为找不到可以外包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之提供物流服务,因而导致自建是一个无奈的选择。零售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在这一行业中可以取得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多了,而物流正是这为数不多的优势之一,企业就需要在这个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获取利润。
在企业最初建立物流部门的广州到贵州物流时候,其实就是仓库,仅仅是企业中负责给门店送货的边缘部门。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的物流部门逐渐由一个边缘部门变成了核心部门,甚至是需要变成独立的子公司的时候,情况就变得跟大家的传统观念不一致了。此时的物流部门是一个赢利颇丰的部门,并且是一个对整个零售体系的服务水平影响至深的部门,但是公司的高层是否愿意让其另立门户,就很难说了。以华润万家(苏州)超市有限公司为例,在经营最惨淡的2韶关到桂林物流009年,只有它的物流部门还是盈利丰厚,超过300万,这是因为华润的配送中心是代供应商向门店配送货物,同时向供应商收取一定的配送费用。此外,还把每100元货物配送费用率控制在1.7元以下,全国其他配送中心的配送费用率平均普遍在2.0以上。这样一个既有盈利,还可对公司整体运营水平的提高影响巨大的部门,估计没有哪个经理愿意让它独立。但是,如果这个部门不独立,使它自身的发展就会受到众多的限制。
二、超市连锁企业的多业态发展对物流设施建设现场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业态就是营业的形态,指店铺的经营规模、商品结构、经营方式等形态。目前,国内外众多的超级市场主要有四种业态:便利店、食品超市、仓储式商场、综合性超级市场。不同的业态的店铺经营的商品品种不同。
所谓分工产生效率,专注产生质量,可是目前国内的各大超市连锁企业基本上都追求多种业态协同发展,这就给物流体系带了很大的挑战。当企业的物流体系面对着一个分工不明确的服务对象的时候,它就必须要承担很多功能,进而导致整体作业效率不高。例如:华润万家苏州配送中心在苏州的配送中心是19800平方米,2011年为其在苏州和无锡的180家标准超市(营业面积80到1000平方米不等)和16家大型超市配送,其中大型超市每日配送,标准超市隔日配送,配送中心的库存周转天数约为12天,平均每日现场作业时间约10个小时,每日平均作业笔数2.7万笔,出货3万箱左右,配送差异率万分之五。
三、我国零售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1.物流效率低下
a.物流设备的使用率低。在配送系统的设计合理状汕头到河源物流态下,车辆的货物实载率应达到70%以上才能保证经济性。而我国零售企业车辆装载不当,配送过程中路线往复太多,返程或起程空驶等不合理运输情况严重,因而我国零售企业配送的运输空载率高达49%。
b.物流机械化程度低。我国零售业大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零售企业处理的货物数量有限。在日常操作中,人工仍然充当主要的角色。
c.物流流程设计不合理。环节过多、流程不合理也是物流效率低下的重要表现。以目前发展迅速的农产品为例,我国的大宗农产品一般都要经过生产者、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市场这几个主要环节,才能到达零售商手中,时间过长,节点繁多,又由于运输工具的限制,因而物流损失巨大。
2.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管理多数还处于初始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a.信息技术水平落后。物流信息技术对零售业物流效率的改善、零售业运营成本的节约有巨大的作用。但中国国内零售企业在信息化技术水平上与跨国零售企业有很大差距。2006年中国零售行业的IT投资是8亿多美元,日本的同期水平是51.87亿美元,是中国的5倍多;IT总体投资目前在中国零售企业占零售总额的比例小到0.2%,国际零售巨头基本占到2%以上。从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零售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b.信息化运用层次低。我国大部分连锁零售企业在信息数据深入分析的能力方面与外国零售业巨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企业利用信息系统获取的信息,只是用来查看库存情况和一般的商品信息,进行基本的物流订单管理、物流成本分析,而更高层次的流程优化、客户关系管理及辅助决策等功能则没有用到,连锁零售企业的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配送中心效率低下。配送中心在零售业的物流活动中处于中心和枢纽地位,但目前我国零售企业配送中心建设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a.配送效率较低。在那些建立了自有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实现商品配送的零售企业中,配送中心的效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配送中心进行统一配送的比率非常低。据零点咨询公司对国内304家已经开展配送的商商业企业的调查,67%的企业的配送效率介于50%~70%之间,而在零售业高度发达的国家,零售业物流中心的配送效率一般在80%以上。
b.配送中心设施落后,我国的很多配送中心,设施落后,没有专业的分拣设备和电子扫描装置,日常操作中手工占很大的比重。这必然降低了配送中心的使用效率,加大了配送过程中的物耗,提高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c.物流配送中心功能不完善。我国零售业配送中心功能比较单一,信息处理及信息反馈的能力比较弱。由于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配送中心的信息系统的利用率较低,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效的数据收集、分析和传递也无法实现。
四、提出中国零售业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面物流配送特点的分析及我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程度、配送效率、配送中心服务水平和自动化程度方面:
1.选择适合企业的配送中心模式。国外的零售企业都具备了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这种现代化把分散的产品流动转变成为系统的物流活动,既协调了产销关系,又缩短了中间流通渠道,大大降低了商品成本,提高了物流的效率,增加了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合理规划配送中心的建设,选择适合我国企业的配送中心模式,是我国零售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2.拓展配送中心的服务功能。在当前物流成为商品流通瓶颈的情况下,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应该考虑如何提供增值性的物流服务。这些增值性物流服务是配送中心基本功能的合理延伸,其作用主要是加快商品流通的速度,降低零售企业总的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提供增值性服务是现代配送中心提高效率,零售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
3.加快零售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在现代流通体系中,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是几种基本的“流”,零售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涉及到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因此要很好地管理好这些“流”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费用。要达成高效的管理各种“流”的目标,就必须把物流与先进信息技术相融合,实现物流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