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中应急物流
更新时间:2020-10-18 16:00:01
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考验,充分体现了国家快速响应的应急物流体系。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特大地震
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考验,充分体现了国家快速响应的应急物流体系。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特大地震,震撼中华。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受灾面积之广,灾情之复杂超乎想象。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积极作出反应,全力组织救援人员和物资进行抗灾救灾工作。
在紧密关注四川抗震救灾进展的同时,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调度配送应该是整个抗震救灾的关键,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将所需物资和救援人员送到灾区?这种形势下的物流活动如何部署规划?如何保障每一批捐助灾区物资能够顺利达到灾区人民手中?
应急物流
应急物流是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应急物资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及相关信珠海到贵州物流息处理等各方面功能而形成的特种物流活动。
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美国研究人员J.L.Wybol在1998年对预防和营救森林火灾的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当中。实际上,应急物流不是一种新的物流形式,而只是物流概念的延伸。它可以被看作为是一种特种物流,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滞后性、弱经济性及非常规性的特点。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的应急物流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突发疫情应急物流和突发社会应急物流三大类,前段时间手足口病、“314事件”及目前的“512四川地震”都对我国应急物流运作能力作出了严峻的挑战。
应急体系的建立与运作
应急物流的需求有别于平时所谈的物流,主要有需求不确定性、时间紧迫性等硬性要求。近几年国内的突发的SARS、雪灾、洪灾等灾害不断考验我国应急物流的承受能力,所以说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应急物流机制是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关键一环。然而,大多数人对应急物流并不是很了解,因此造成在这次地震救灾出现的不应该出现一些应急物流管理和调度问题,如志愿者盲目进入灾区救援给整体物流带来不便,人员疏散过程中出现事故等。
简要来说,深圳到娄底物流整个应急物流的运作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应急物流中心、物资供给和物资需求。其流程的运作可以理解为以物流指挥中心作为应急物流的核心,管理应急物资的筹集、采购、运输、包装、分拣、配送,将物资从供给方通过应急物流中心或直接送达需求方。
应急物流中心是在突发事件的情况,为做好救援物资的安排、调度等工作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的物流中心。一般来说,应急物流中心应由政府机构投资、建设和管理,是政府专门负责突发事件处理的执行机构;应急物流中心可以通过众多普通商业物流及企业物流中心加盟组合,形成一个覆盖面广、功能多样化的加盟物流中心,这样就可在突发事件及时调整网络结构,组成一个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应急保障体系,除此之外,应急物流中心“身兼两职”:突发事件时作为应急物流中心和指挥中心,平时可作为商业物流中心,充分利用其资源。
作为应急物流的“大脑”,应急物流中心领导部门主要负责应急物流中心平时和救灾时期的组织领导工作,对上汇报工作,对下组织管理,起到连接上下级的桥梁作用。
从应急物流中心的组织架构来看,物资的储存应包括救援物资的储存管理、调拨、使用和回收三个方面的工作。事实上,我国很多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的应急物流能力,已经着手组建应急物资装备库,如北京为提高2008年奥运会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而建立了一个类似应急物流中心的大型医疗应急物资装备库,其中储存1 000人份的药品、外伤包扎物品、防护服、担架和应急发电设备、破拆工具等。
“5.12地震”应急物流
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大量的救援物资都经过了一步一步严格的管理操作手续进入灾区,然后分发到每个灾民的手中。应该来说,此次震灾后的整个应急物流运作到佛山到宝鸡物流目前来看还是富有成效的。
四川省红十字会救灾物资物流流程做出一个简单的框架图:捐赠人的物资通过当地红十字会运往应急物流中心,经过一系列规定的登记手续后,由承运人送往灾区。其中,按照红十字会的相关规定,每一笔物资都应有十张制式表格,包括接收、入库、分配、下发接收等一系列环节,不能缺少一项,否则都将视为无效捐助物资。
从以前的经验来看,唐山地震等的灾后重建历经10年,恢复建设共花费资金43多亿元,用去钢材56.9万吨,木材46.6万立方米,水泥254.8万吨。此次汶川地震灾害严重,灾后将迎来重建物资大量进川,物流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全社会各方面应该全面做好灾后重建的物流准备。
另外,此次救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对大量救灾物资的统计、归类、发送工作难度较大及专业物流工作人员不足等。同时还将经受一系列难题的考验: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最短的运输时间。这些都是救灾过程中急需解决和优化的问题,只有建立好整个救灾应急物流供应链的网络,认识到谁是需求,谁是供应方,如何让各方的救援以最好的方式按照灾区需求的轻重缓急来投入,将最需要的物资最快运送到位,这样才能实现抗震救灾的最高效率。
从这次应急物流中可以看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总体指挥和决策应急物流活动;为救灾物资和救援人员开辟“绿色通道”;全社会和企业单位都全面积极参与等,这说明应急物流不单关系到个人或企业,还是全社会的义务和责任。随着我国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呈现多发、链状等特点,对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发展我国应急物流应推动其社会化功能的全面发展,让全社会认识到应急物流的社会价值,并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高玮工作单位系上海海事大学水运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