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存在的障碍
更新时间:2020-09-14 13:00:08
我国物流市场的空前活跃,物流业务正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物流市场的高度竞争使得各类物流企业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优胜劣汰。然而我国物流业务的开展也还面临
我国物流市场的空前活跃,物流业务正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物流市场的高度竞争使得各类物流企业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优胜劣汰。然而我国物流业务的开展也还面临着不少阻碍。
基础设施不配套
物流业务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一定的基础设施,它需要使用适当的运输工具,比如船舶、飞行器、集卡等,将货物从一地运往另一地;它需要选择适当的场地将货物进行储存,比如仓库、堆场等。而这些硬件设施的有效利用则依赖于一定的基础设施,例如汽车的行驶需要路况优良的公路,船舶的航行需要安全的航道等。
目前我国在物流业务的基础设施方面,其配套工程并未完全到位,有的地方尚未通高速公路,甚至尚未通公路,有些地方尚未有民用机场等,这对物流业务的发展构成了障碍,而此障碍是物流企业自身无法消除的,只能有赖于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规划建设。
地区物流政策不一
物流业务的开展通常都是跨区域、跨省市、跨国、跨洲的,不可能局限在某一个固定的区域内,然而我国在规划、管理和实际运作中都是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地方上各自为政的情况仍然固守存在,严重制约了物流配送的社会化,例如在公路运输中,每个省之间、省内每个地区之间都层层设卡,增收费用广州到绵阳物流,使得物流的成本不断攀升。除了经济成本的增加,更重要的还存在各个地方政府的政策差异,以及相关政策无法预测的变更,例如今天某项业务可以做,明天一个政策出台就不能做了,如此等等的情况时有发生。
地区保护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物流行业本身就是一个竞争充分的行业。属于服务业的物流业,其核心的价值观也就是客户的满意,唯客户的满意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最大化。打破地方限制,相互交流经验,互通有无,才能在大格局上走向共同快速发展之路。
另外,许多重要基础设施仍处于垄断经营状态,不适应物流业务发展的要求。城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也没有根据物流业务的需要,适当放宽城区配送车辆的许可管理,为城区内的配送车辆提供城区通行和停靠的便利。相珠海到阿勒泰物流反,物流配送车辆获得特别通行证很难,如果没有通行证根本无法实现门到门的派送。各地方税务局的做法又不统一,也有碍于物流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物流外包少
目前,我国物流活动尚停留在工商企业内部。以制造企业为例,其近80%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服务由企业自我服务系统和供应商承担,只有20%的物流服务是由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提供的。
更为尴尬的是,即使物流商赢得了一些客户,与他们建立了关系,通常也是不稳定的。客户不会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忠诚,只会对他们自己的需求忠诚。通过更换物流商,客户可以进一步压低价格。从我国一些主要的物流商公开的数据可以发现,在他们的业务中有三分之一每年都要进行合同续签的讨论。在这部分续签讨论的合同中,物流商将失去部分业务,还有很大一部分业务,为了保住合同,不得不接受一些不利的条款。
其结果往往形成这样的局面:客户提出苛刻条件并极力压价,物流商为了获得业务,拼命降价并接受苛刻条件,导致物流市场“运价大战”,形成恶性竞争、恶性循环。物流公司不但不能为自身带来丰厚的利润,连生存都将成为问题。
行业领导机构不统一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政府在宏观上给予管理和调控,特别是在起步发展阶段。目前在物流行业上,如发改委、国资委、商务部、交通部、民航局、铁道部、工商管理局、税务局、外汇管理局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都有权管理,但遇到问题时都无法完整解决,而行业协会也尚未承担起应有的协调职能。
法律不完善
我国至今没有专门针对物流业务的法律,只有一些政策性的文件涉及到物流,但这些文件对于物流商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均无任何规定。甚至连什么是物流合同、物流业务产生纠纷后应适用何种法律都不清楚。
目前,在实践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的确很难为某个行业立法。而在没有专门的单行法的情况下,物流商与客户之间签订的合同在双方之间具有约束力,可以理解为双方之间的“法律”,视为“合同自体法”。物流的行业协会完全可以制定出合理的、规范的业务合同和业务手册,并在整个行业中大力推行,以推动物流业务的开展,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维护物流企业的权益,克服物流业务开展的障碍。
网络系统滞后
目前,在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据调查,我国仅有3深圳到九江物流9%的物流服务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许多物流企业仍然采用电话、传真等手工操作开展业务,反应迟缓、效率低下。
条形码的缺失和EDI应用的不足,目前国内约有60%制造企业的产品已经采用,38.8%的零售企业并没有完全实现条码化。EDI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相对集中在进出口企业与海关、商检等管理部门之间使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EDI应用还远未开展。尽管一些物流企业已经开始信息化建设,但相当一些国产物流管理软件仍停留在“电算化”的层次,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不能实现集成和实时控制,无法从根本上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
高级物流人才不足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对专业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物流人才成为国内12类紧缺人才之一。尽管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但是由于刚起步不久,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物流市场的大量需求,而中高级物流人才的匮乏更为严重。物流行业自身的特点还要求高级物流人才应当具有丰富的经验。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高级物流人才有80%处于38岁至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经验成为一名高级物流人才不可缺少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