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外包亟待突破
更新时间:2020-10-04 00:00:07
物流成本吞噬着中国制造优势中国企业在物流上的成本花费占GDP的1/5。从原材
物流成本吞噬着中国制造优势
中国企业在物流上的成本花费占GDP的1/5。从原材料到制成品,我国一般商品加工制造时间不超过全过程的10%,而90%以上的时间处于仓储、运输、搬运、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据专门生产汽车及零部件的上市公司三环集团负责人介绍,汽车货物库存时间在国外一般是14天,在国内则平均为40~45天,直接影响了资金流转。国内一笔资金每年流转1~2次,而国外是8~10次,差距很大。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基地和全球采购中心,工业品物流总额占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高达86.7%,制造业物流占据了我国物流成本的大头。由于大部分制造企业仍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82%的原材料物流由需求企业和供应企业承担;产品销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6%。在许多领域,中国企业物流成本约比美国企业高出40%~50%。有专家疾呼,是物流成本卡住了中国制造业的脖子。
开掘制造企业第三利润源
由于市场供需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制造企业,通过加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和大量销售来提高收益水平来获取利润的两个重要领域的空间,已经开始逐步缩小,企业需要寻找新的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途径。按照全球惯例,物流费用的降低被公认为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大多数制造企业把物流简单理解为仓储、运输,一味地在外包的时候压低价格,以为这样就是节约物流成本了。”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院长何明珂深感焦虑,“其实物流成本的降低首先是来源于企业内部物流模式的优化再造,然后通过自营或外包的方式,实现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减少浪费、做大利润。”
“现代物流发展已经成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制造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指出,“物流与制造业的紧密融合,是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要鼓励中国制造企业主辅分离、流程再造,分立、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支持物流企业向专业领域渗透,特别是要推动制造业、商贸业、农业与物流业加速融合、联动发展。”在 1月19日举行的“2008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上,制造业和物流业企业形成共识――我国亟须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
物流外包“说”比“做”容易
“物流外包是能让制造业和物流业都感到兴奋的口号。制造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业,能增加物流业的总市场份额,这令物流业兴奋;制造业将物流业外包给物流业,制造业能以更低廉的物流成本获得更好的物流服务,这令制造业兴奋。制造商对外包的好处再清楚不过了,但是,制造商在物流外包决策上总是犹豫不定,制造商物流外包困难重重。”对制造业物流颇有研究的何明珂十分感叹,“物流外包‘说’比‘做’容易。许多人做过制造业物流外包调查,结果表明,制造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不仅知道物流外包的好处,并且愿意选择外包,但佛山到宿迁物流结果同时表明,制造业物流外包的比例多年来一直维持在15%以内,制造企业自营物流仍是主流。”
但北方交大的张铎教授就不赞成一概而论地鼓励物流外包。他认为:“根据国外经验来看,生产制造业的物流外包是一种趋势,大家都在用第三方物流。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物流网络不像国外那样发达,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国内还没有成长、发育得很好。”他认为,国外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以来,带动了本土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至于是否选择外包和怎样外包,关键在于制造企业找到自己的主营业务,搞清楚怎样最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制造业物流模式的4种境界
致力于将中国变成全球采购中心的通用电气、惠普等跨国公司老板们,正在给国珠海到钦州物流内企业做出最好的示范,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中国本土企业变得更加理性,物流外包的“实惠”正在实际中展现出来。
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包括宝钢、上汽在内的33家制造企业物流状况调查的结果,何明珂概括如下:“从物流设施来看,所有这些制造企业无一例外、或多或少地拥有物流设施,如仓库和规模不等的汽车运输队,其中有24家在厂外建有配送中心,另有19家自建独立的物流公司。这些物流设施的建设规模与投入不但没减少,相反还有扩大之势。从物流外包情况看,包括海尔在内,100%的企业都有物流外包,如外包运输、外包仓储等;但形成完整物流外包的仅有12家,不足40%。”
归纳起来,制造业物流模式不外乎4种境界,反映出来的发展轨迹,需要有一个由内向外的开放姿态。在影响制造业盈利的多项因素中,物流被制造企业高层重视的程度,决定着制造业物流外包属于哪种境界。
自营物流,是指制造类企业以“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完全把持自己的物流业务。
无整合的外包,实质是简单的外包。对制造企业来讲,把自己的部分运输和仓储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对物流企业来讲,所得业务仅仅是简单劳动,无法提升更高质量的管理效益,也无法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
整合自营,近年来颇为引人关注。制造业从整体利益重新划分运作格局,物流部门在制造类企业内部的地位提高,效率得到释放。海尔物流、武钢物流、中石油、中海油等都曾创出自己的物流经营模式,也成为行业兴奋点之一。海尔物流不但管理着集团物流业务,而且也在整合着社会资源和自身之外的物流业务。
整合外包,制造企业把自己内部的所有物流业务进行整合,然后外包给物流企业。何明珂强调,制造企业推动物流外包首先要掌握整合与外包的6个要件:要跨越边界,多方参与,形成力量,发生质的突破,流程专业化和利益均沾。
制造业物流发展有新突破
2007年,中央政广州到儋州物流府成立了国家物流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国家发改委召开了“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这些都成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标志性信号。许多制造企业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实施流程再造,分离外包物流业务,与物流企业加强深度合作。如中远与宝钢签订了为期20年的铁矿石运输合同,中外运与中化集团建立了物流战略合作关系,武钢集团、神华集团、格力集团等生产企业把物流视为其核心业务。
以上汽集团与安吉天地的联姻为代表,制造企业在物流外包上突出了重围。2007年两公司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已经向纵深方向展开,安吉天地的物流服务能力已经覆盖到上汽集团的零部件供应、整车组装、整车销售等核心环节,形成整体的供应链合作。何明珂透露,安吉天地与上汽的物流服务结算,不是按运输里程和存货天数,而是按照汽车的销量来考量的。
这一进展表明,我国先进企业的物流管理,已经从单纯重视产成品销售物流管理进入到同时重视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及供应物流管理的新阶段,企业一体化物流管理体制开始形成,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开始进入到企业物流管理领域。这种变化,预示着我国制造业物流管理将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新机会
展望2008年,何明珂认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将加快步伐。
不同行业的物流发展会呈现不同的新趋势。钢铁物流:由于铁矿石价格上调70%,带动其运费大幅度上涨,钢铁物流就要盘算好接货、运货的地点和线路,或选址开发货运基地等。汽车物流:行业高度竞争,应沿循上汽和一汽的模式。医药物流:行业将运用供应链管理来降低医药价格。石油物流和烟草物流:受行业限制,第三方物流和外包的空间很小,起色不会太大。化工物流:行业高度竞争,会形成一些物流外包合作的机会。
不同规模的企业又有不同的发展趋势。中小制造企业缺乏物流集成的能力,与第三方物流合作是双方的机会。
有专家建议,建立物流业诚信体系,对物流企业有一个资质、信誉度的权威评价,让制造业企业在选择时有一个比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