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化:
更新时间:2020-10-03 18:00:07
虽然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物流业也面临着下行的压力。但在相关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物流信
虽然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物流业也面临着下行的压力。但在相关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物流信息化领域新的业务结构和服务模式不断涌现,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
2015年物流信息化发展回顾
1.国家对物流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
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互联网+高效物流”重点行动计划:一是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发挥互联网信息集聚优势,聚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鼓励骨干物流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搭建面向社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仓储、运输和配送信息,开展物流全程监测、预警,提高物流安全、环保和诚信水平,统筹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二是建设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在各级仓储单元积极推广应用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仓储设施与货物的实时跟踪、网络化管理以及库存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货物调度效率。三是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加快推进货运车联网与物流园区、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等信息互联,促进人员、货源、车源等信息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货车空驶率,提高配送效率。“互联网+高效物流”行动计划的提出,明确了物流业的发展目标和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将极大的促进物流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
此外,2015年还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4月24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全国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自2015年5月起全面启动各地运政系统建设和联网工作,在2015年度内全面实现全国道路运政基础数据的共享交换,基本实现运政业务跨区域、跨部门的业务协同。7月24日,国家标准委印发的《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要求到2020年,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要实现物流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物流标准化机制更加完善、物流标准水平明显提高等目标,将使长期制约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标准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2.物流企业信息化投资有所上升,但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普及,物流信息化应用效果显著。
(1)物流信息化基本建设
在物流信息化基本建设方面,物流信息化投资率继续有所提升。在物流信息化建设形式的选择上,信息化建设外包能获得更为专业的系统建设和系统集成方案,成熟度较高;而采用自主研发的信息化系统则对自身业务流程的需求更为熟悉,针对性更强。在物流信息化建设形式的选择上,选择外包服务和自建信息系统的企业差别不大。
目前,许多企业都建有自己的门户网站/信息平台,但其中大多数门户网站/信息平台的用途仍是单纯定位在信息发布上,只有少数企业将电子交易纳入其中并推行应用。
总体来看,物流信息集成受到大多数企业的关注,并将构建信息平台(内部信息处理、OA、增值业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此外,部分企业将软件开发、RFID/RF/GIS/GPS/条形码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网络建设等作为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而在制约因素方面,企业大多认为资金和人才是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2)物流信息技术应用
过去一年,条形码和电子标签等技术在物流业务中的应用程度继续提升,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物流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是推进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物流软件的应用率正逐步提升,应用种类更加丰富,不同软件之间的均衡性更加明显,更加注重软件与业务的切合度以及与企业未来发展的相关性。
物流企业与外部主体业务信息交换中,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化交换方式逐渐成为市场主导;而传统方式(电话、传真等)则有所下降。信息交换方式的变革直接影响着物流业务进行中信息交换速率和准确度的提升。
(3)物流信息化应用效果
通过应用信息化,使物流企业订单(运单)准时率、车辆追踪水平、全程透明可视化率等都有了显著提升,从而也带动了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仍需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订单(运单)准时率,满足客户需求。
(4)物流软件提供商监测情况
近年来。物流软件提供商的服务形式渐趋多元化,虽然系统开发仍为主要服务形式,随着近年来供应链管控理念的深入人心,供应链咨询服务逐渐成为企业的重点服务形式之一。而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类型方面,仓储、运输和库存信息管理类软件的市场普及率最高.
2016年物流信息化展望
1.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提速。
今年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物流短板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促进物流新模式发展:研究制定“互联网+”高效物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改造传统业务模式和管理系统,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升物流运作水平。结合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推动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开展数据平台对接,促进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加快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物流园区之间的互联互通,鼓励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无车承运人”发展。
2.物流团体标准的试点工作将有利于提升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水平。
2015年6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下达团体标准试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成为开展团体标准的首批试点单位。试点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的团体标准全流程管理制度,在物流领域制定团体标准,开展重点团体标准的培训、实施推广,总结团体标准实施效果,向国标委提出团体标准开展的合理化建议等。为做好团体标准工作,中物联制定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深圳到衡阳物流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目前已成立了物流信息平台等四个团体标准工作组。这将有利于物流行业快速制定出既实用又好用的物流团体标准,极大促进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3.物流诚信体系的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
近期,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等相继发布文件,表示要加强物流诚信体系的建设。去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物流信息平台诚信公约》,并成立了物流信息平台诚信公约联盟,已经起草了物流诚信构成要素的团体标准,同时与国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合作开发了物流诚信共享平台,物流信息平台诚信公约联盟单位通过平台可发布投诉信息,目前通过物流诚信平台可查询到运政信息、工商信息、身份证信息、司法信息、评级信息、投诉信息等。中物联诚信平台是我国物流行业第一个可共享投诉信息的全国的共享平台,对促进我国物流诚信体系的建设,提高物流从业人员违约成本,建立物流从业人汕头到百色物流员良好的信用记韶关到沧州物流录有重大意义。
4.资本的寒冬将有助于车货匹配平台回归理性发展。
2015年车货匹配平台发展火热,但同质化竞争严重。车货匹配平台的出路在哪儿?个人认为,车货平台发展必须认识到四点:一是车货匹配平台是B2B平台,许多B2C平台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搬,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必须符合物流本身的发展规律。二是靠“烧钱”获取的客户不可靠。只有真正靠服务获得的客户才是最有粘性的。三是物流行业很复杂,车货匹配过程供应链长,中间环节多,如果在某个产业、某个区域或某个环节中有所突破就是成功。四是任何一个平台都不可能一统天下,不同平台之间协作共赢、联合发展才是成功之路。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在全力打造联物流平台,联物流平台以“新联合,新价值”为核心理念,联合全国优质诚信运力平台,构建全国运输网络,同时上游接驳8000多家有着巨大货源的会员企业,实现制造、商贸、物流企业与全国各运力平台间互联互通,打造流程标准、透明管控、诚实守信的物流在线交易服务平台。
5.智慧技术支撑物流行业的深度融合。
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共享经济理念的深入,物流产业各个环节的内部融合,物流产业链上下游的外部融合,物流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跨界融合都是摆在物流人面前的难题。随着谷歌的阿尔法GO、IBM Watson等智能机器人的横空出世,信息技术已经从感知技术升级为认知技术,物流也将从智能时代迈入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时代。通过智慧技术,首先实现的是全国物流信息平台的智慧融合,其次是物流上下游的智慧融合,最后是物流与其它产业的智慧融合,那到时建立全国物流产业链智慧生态圈将一定会实现。